买理财产品将全程录像
“买的明明是理财产品,回家后才发现是款保险(行情 专区)。”“明明说是稳健的保本产品,到期竟亏损8%。”从去年开始,银行(行情 专区)代销理财产品的纠纷不断,理财经理销售误导的情况一直存在。如何规范银行销售,杜绝此类事件发生?日前,上海银监局出台规定,明年1月1日前,所有银行销售柜台实现录音录像同步监控。记者了解到,扬州银行目前还没有类似措施,也暂未接到相关通知,但这一话题引起广泛关注。
记者体验
扬城银行有录像但不是全程
在市区一家国有银行,记者以购买理财产品为由来到理财经理工作室,发现工作室上方有摄像头,可以对洽谈区进行录像,而在银行营业大厅,也有数个摄像头。
“摄像头主要是从确保客户安全方面考虑,但无法对购买过程全程录像。”银行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签约合同的具体内容等无法清晰摄录,而且录像声音也不清楚。
“录像一般保存三个月到六个月。”该工作人员说,银行监控主要是考虑到安保方面。
银行声音
实施需上级监管部门发文
扬州有没有类似规定呢?交通银行(行情 股吧 买卖点)办公室副主任孟咸珍告诉记者,目前扬州银行还未接到监管部门相关要求,没有对理财产品销售进行录音录像。
“扬州的银行要实施需要江苏省银监部门统一规定。”浦发银行(行情 股吧 买卖点)扬州分行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近几年,银行在理财产品销售方面越来越重视,销售人员必须持证上岗,而且都是经过专业培训。该负责人认为,上海的做法对进一步规范银行销售、防止纠纷的确有作用。
市民热议
避免销售出现扯皮现象
银行销售柜台配备录音录像系统,市民怎么看?
“我觉得这个方法好。”市民王艳通过微博得知了这一信息,她告诉记者,她妈妈前年去银行存款,后来发现是保险产品,但银行却否认。“有些银行在客户买产品的时候态度很好,一旦产品出现问题,他们就把责任推到市场大环境不好、条款限制等问题上。”王燕说,发生纠纷往往各执一词,如果有了录音录像就一目了然,既是对银行负责,也是对客户负责。
“国外银行一般都有这种设备。”市区一银行理财经理告诉记者,国外银行包括国内的外资银行一般有一套严苛的销售程序,尤其是对于非保本浮动收益类的理财产品,以及涉及信托和基金类的产品,理财经理必须严格遵守全程录像录音的规定,并提醒投资者所购产品的风险等级,一切确认没有问题之后,再签署购买协议。
不过,也有少数市民担心,配了录音录像系统,会不会和风险评估书一样,成为银行的另一个挡箭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