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效率研究

2015年06月19日00:00

来源:大河网

  大河网讯 国际贸易融资是银行对进口商或者出口商提供的与进出口贸易结算相关的放款,其主要功能是银行为国际贸易商提供充分资金支持,在为客户提供国际结算业务服务的过程中,给予相应的贸易融资便利。目前,农发行的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处于起步阶段,在现行贸易融资业务框架内,办理效率较之商业银行仍存在一定差距,直接影响着我行在日趋激烈的国际业务同业竞争中的地位,本文就此谈点看法和认识。

  目前我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办理基本流程

  我行现行的国际贸易融资办理流程环节多,手续繁琐,办理期限长,将其等同于一般流动资金贷款,忽略了贸易融资业务时效性的特点,缺乏一套快速、高效的审批方法,不能满足客户需求,与商业银行相比也存在有较大差距。

  以国际贸易融资授信的核定及单笔单批的贸易融资业务(二级分行权限)为例,所需要的环节共需经6个部门、22个人员签字,方可下达贸易融资的批复。流程如下:开户行客户经理——开户行客户部负责人——开户行行长——二级分行客户部门(经办人、负责人)——国际业务部(经办人、复核人、负责人)——二级分行客户部门(经办人、负责人)——二级分行信贷管理处(审查人、负责人)——贷审办主任——组织召开贷审会(9人)——有权审批人审批。对于已核定了贸易融资授信额度客户,在具体用信时,审批流程尽管优化了许多,但相对商业银行,环节仍较为繁琐,需经开户行客户经理、客户部负责人、行长、二级分行客户部门(经办人、负责人)、国际业务部(经办人、负责人),信贷风险管理部(经办人、负责人)及有权审批人签字后,方可办理。繁琐的流程严重阻碍了国际贸易融资审批效率。

  以工商银行办理减免保证金开证为例,在审批流程上,经办行在收到企业的申请后,在“国际结算业务核心系统”中的“外汇信贷系统”中录入该企业基本信息后上报省分行集中审批,审核通过后下发“准贷证”。在单证处理上,工作人员只是对企业的申请书、进口合同、单证等进行初步审核,只要这些材料合规、完整、真实,通过影像系统全部扫描到总行单证中心,经办行不再进行其它任何操作处理。总行单证中心收到这些信息以后进行相应的处理,处理完后,信息反馈到经办行,这些信息如果无误,经办行就可以把相关的凭证全部打印出来,不需要进行操作,相关的凭证该送给企业的送给企业,该记账的作为记账凭证,该交给资金人中的交给资金人员保管备查,整个过程实现电子化。

  影响贸易融资业务办理效率的主要原因

  流程环节较多

  我行的国际贸易融资业务虽有独立的《贸易融资业务管理办法及操作规程》,但从流程设计上来看,基本上还是遵循或比照我行商业性流动资金贷款的审批及办理流程,实际执行环节较多,客户反映费时费力。县级支行受理、调查、形成完整上报材料最快需要2天,市分行客户部门调查、信贷与风险管理部门审查最快需要1天,召开贷审会审议至少1天(按要求需要提前1天将审议项目资料发放贷审委员),有权审批人签批后国际业务部门才能将进口合同、开证申请书、呈批表等资料扫描传送总行国际业务部后台审核,审核无误后经总行授权发送正式报文至少需要1天,以上环节至少需要5个工作日。因此建议总行国际业务部门应明确单纯性贸易融资客户准入标准,并尽快出台适用国际贸易融资客户的准入办法,由省、市行国际业务部主导,客户、信贷、风险部门参与审核把关。

  上报材料繁复

  总行《国际贸易融资操作规程》第五条明确规定,“在受理过程中,客户部门应要求客户在按照我行商业性流动资金贷款规定提交相应资料的基础上提交本规程要求的资料。在调查过程中,客户部门除按照信贷基本制度的要求进行调查外,还要按本规程规定的调查要点进行重点调查。单证审核应在信贷审查之前进行,信贷审查内容包括审查单证审核意见和信贷调查意见。”实际操作中,每一笔业务基层行与客户都要提供1—2本的受理及调查资料,通常还要一式几份,其中既有客户进口合同、开证申请书、基层行调查报告、业务呈批表,更多的是客户相关证照复印件、几个时点的财务审计报告、征信系统查询结果、授信批复文件等。后几项多属年度内没有变化的重复内容,不仅增加了客户与基层行的申报工作量,也增加了信贷风险部门的审查工作量,更重要的是占用了宝贵的业务办理时间。特别是对于同类业务发生频度较高的客户,后续同类业务发生时相关资料需要重复提供,严重影响了业务办理效率和客户积极性。

  国际贸易融资业务提高效率的几点建议

  完善贸易融资管理制度体系

  根据市场变化,不断调整完善贸易融资管理制度体系。一方面加快本外币一体化步伐,加强对企业的整体信用风险的管控,另一方面从细处着手,进一步细化流程操作,加强对不同融资产品的风险点及防范侧重点的指导力度;建立信息沟通机制,客户部和国际业务部可在完善客户信息、产品信息、业务信息方面,灵活采用电话联系、部门座谈、联动营销等方式,互通有无,提高风险识别及防控能力;可借鉴商业银行经验,增设产品经理一职,可兼任,专门负责对贸易融资产品的单证、到期日等情况进行跟踪管理。

  简化手续,适度下放贸易融资额度权限

  一方面,继续完善融资额度管理,加强与现有其他信贷产品的衔接,将贸易融资额度的核定和使用真正纳入授信和用信的统一管理中,主要包括:申请、审批、协议等文本的使用,报批资料清单的具体要求,调查报告、分析的规范模式等,且关键在于将这些具体要求体现在现有信贷政策中;另一方面,在贸易融资业务实际操作中,要严格准入,提高授信审批门槛,而在用信时,可“抓大放小”,对于使用贸易融资额度的,或风险系数较低的业务,可再简化上报材料和审批流程,对结算类业务可免提调查类资料;再者,可将贸易融资额度核批适度下放二级分行。

  加快系统建设,提高自动化水平

  进一步提高操作系统的自动化,将对提高业务办理效率形成有力支撑,也为强化风险防范提供技术保障。一是业务操作系统,主要是国际结算系统和信贷管理系统,要尽快实现系统中融资模块的上线,并继续完善系统功能,将融资业务分类管理,实现“系统管人”,进一步强化风险管控和防范的规范化操作和系统约束,也有助于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二是应尽快实现统计系统、台账系统等数据管理系统和业务系统的对接,实现统计数据的自动抓取,同时对台账系统要进一步的整合和完善,增加对贸易融资额度和业务办理情况的统计管理。

  推出差异化产品组合,提高核心竞争力

  关注国际结算市场的新情况、新变化,进一步加大对外汇信息和客户资源的调查,提高贸易融资产品的调整力度。积极向其他先进银行学习,同时根据我行客户群特点及特定产业的发展趋势创新产品组合。一是充分发挥网站、座谈会等信息交流平台的作用,及时把握客户的需求,提高产品设计的针对性及产品推广的贯彻力度;二是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对融资业务再放开,对有真实贸易背景、贡献大的企业可开辟“绿色通道”,增加灵活度,提高市场竞争力。

  不断提升国际贸易融资从业人员素质

  农发行的国际贸易融资业务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对高素质的贸易融资业务管理人员的需求十分迫切。一是加大客户信贷条线的培训力度。国际贸易融资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一种融资业务,因此,基层行客户部门在提高办理效率和风险防控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应在今后的工作中增大对客户经理的培训力度;二是继续加强对国际业务人员的专业培训力度,在方式上除采取现场集中培训、视频、跟班培训外,建议增加聘请外部专家的培训方式,提升我行国际业务人员的综合水平;三是增加对基层行高管人员的宣传培训,可采取到我行融资支持的优质企业参观的方式,以点带面,扩大示范效应,增加基层行高管人员对贸易融资的了解;四是加强业务部门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尽可能为国际贸易融资从业人员提供轮岗锻炼的机会,提高他们的综合业务素质,使之更好地把握农发行信贷政策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操作规程;五是推行绩效与收入挂钩,设立奖惩机制,充分调动国际贸易融资从业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李迎)

编辑:申久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