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成不必在我 建功必须有我

2016年04月07日00:00

来源:大河网

该善后办某部组织长途机动演练。 谢机有摄

猴年春节,值班的成都军区善后办机关食堂大厨王洪伟格外忙碌。节日期间,往年冷清的食堂今年却很“热闹”,就餐人数远超值班人数。面对善后工作和后勤保障双重重任,不少机关干部主动牺牲春节与家人团聚时间到办公室加班,为善后办运行工作展开做准备。

一年之计在于春。在军队改革深入推进的这个春天,成都军区善后办这个在一些人看来是“改革后方”的临时性机构里,“舍小家为大家”“牺牲小我服务大局”蔚然成风,官兵们以强烈的牺牲奉献精神奋战在善后工作一线,默默助推改革车轮前行。

职务降了、担子重了,个体与全局的利益天平该如何平衡——

树牢大局意识,继续强化牺牲奉献精神

军人从来只争先,不甘后。善后办的“后”字,让初来报到的干部辜学兵感觉有些失落。

辜学兵原任成都军区政治部组织部青年处处长。从基层到机关,10多年的磨砺使他成为组织工作的行家里手,履职处长后更是出色完成许多重大任务,他也成为组织培养的重点对象。改革启动后,辜学兵因工作需要被分配到善后办,不仅工作部门由组织转到了宣传,职务也由处长改为副处长。

像辜学兵这样的干部不在少数:因受岗位编制所限,善后办30余名师职干部被分配做临时工作,数十名部处领导干部从主官改为副职,还有上百名干部从重要岗位转为编余待分流。

改革进程中,善后办干部个人利益最先受到影响:有的奋斗多年好不容易调到军区机关,却面对待分流前途未卜;有的部处领导已经被列为后备,但到了善后办后备变“替补”,发展优势被稀释;有的是机关独当一面的骨干,到了善后办却被列入编余,从主力主业变成帮助工作……

“善后办是临时性机构,撤销后个人何去何从?”“到其他单位的战友已开始渐入佳境,自己还在守摊扫尾,即使留在部队将来差距怎么补?”……种种现实考量难免让人产生思想波动,造成有的干部“身子进了善后办,心里还是‘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除了要跨过心理之“坎”,工作也面临不少考验。就拿采购供应运输处来说,名称的综合意味着业务的整合,人少了事却多了:既要负责集中采购,又要筹划组织汽车部队运输训练任务,还要担负军需、物资、油料等后勤保障。新年度训练展开后,部队保障需求接踵而至,全处人员加班加点连轴转,常常忙到深夜。

改革当下,善后办是不折不扣的“多能办”。以保障组为例,肩负了原军区联勤部和装备部两大部门的保障职能,既要负责原军区尚未改革整编单位的保障,还要代行新组建单位保障,人员编制少但任务却有增无减。考验面前,个体与全局的利益天平该如何平衡?

“改革是一场自我革命,利益调整在所难免,总要有人作出牺牲。只有跳出个人利益的小圈子,人人甘于奉献,才能让改革强军轻装前行、后顾无忧。”善后办工作部署会上,政委刘念光把突出政治引领作为对全体干部的第一要求,教育引导大家在改革大考中自觉讲政治、顾大局、讲担当、作奉献,并用自己经历80年代百万大裁军等军队改革的感受现身说法。

两会前夕,善后办百余名机关干部打起背包、带上课题到所属单位蹲连住班,面对面指导、手把手帮带。大家说,老一辈给我们树立了榜样,正是由于当年百万将士的牺牲奉献,才有今天国防军队建设的不断发展,面临新的考验,我们要以新一代革命军人好样子的实际行动交出合格答卷。

期望多样、前景不明,现实与预期的心理落差该如何消除——

解难题作表率,凝聚干事创业的意志力量

“辛苦点没关系,下一步的去向才是最揪心的。”善后办干部廖一达说。

廖一达是原成都军区联勤部组织处干事,进入善后办后,他成为编余干部,在组干处帮助工作。虽然工作一项未落下、标准也丝毫没有降低,但他心里总不踏实:毕竟是临时帮助工作,下一步分流如何分,到部队还是地方、机关还是基层、本地还是异地,一切都是未知数。

“去向不明,心都悬着。”改革尚在推进,方案渐次落地,对善后办干部来说,等待“靴子落地”的过程最难熬。大家最关注单位的撤并降改、自身的进退去留,而这恰恰是善后办不能给出答案的。

在善后办,不少干部都是熟悉基层、经过大项活动锻炼、综合素质较好的优秀业务骨干,有的还进入了后备,对自身下一步发展都有期许:有的对单位会不会缩编、隶属于哪个单位,以及新体制下部队职能等比较关注;有的对到地方能不能找到合适工作、能不能安排相应职务、有没有稳定收入等比较关心;团职干部以及相应职级的专业技术干部不愿意转业,希望有机会得到提升等。

“革命就会有付出、有牺牲,当需要我们付出时,个人利益暂时受到影响时,该如何应对?”在“讲政治顾大局,合心合力合拍”专题教育中,善后办主任周小周的动员讲话拨动了大家的心弦。“答案并不复杂,成就伟业肯定需要牺牲奉献,难的是如何实现知行合一。有位置要有好状态,换位置要有好姿态,没位置要有好心态。能为军队历史性改革牺牲一点个人利益,是个人军旅生涯的一份光荣和自豪。”善后办党委通过一系列措施凝聚官兵意志、消除心理落差,激发大家牺牲奉献的热情——

解难稳定心神。他们把解决思想问题与实际问题结合起来,从一人一事着手激发奉献热情。营区外住宿干部上下班不便,他们及时开通班车接送;部分干部住房困难,他们腾出一批公寓房重新装修,实现拎包入住……组织的教育和关怀让干部们想个人事的少了,谈工作的多了。

关爱干部成长。善后办党委积极做好干部推荐工作,对年轻、素质全面、有发展前途的干部,积极向战区和新成立单位推荐;对在部队发展后劲不足的干部,积极做好“走”的工作,并提前安排相关专业学习培训,为他们实现转身打好基础。通过设身处地为干部发展着想,凝聚人心、激发动力。

强化以上率下。以“关键少数”带动绝大多数,善后办领导用实际行动为牺牲奉献精神作出诠释:转隶初期工作头绪多、问题棘手,善后办领导牺牲休息时间,分头带队深入一线具体指导;春节期间,各级领导主动带头值班,为大家提供更多与家人团聚的机会;住房紧张,不少领导主动腾出房源优先满足其他干部急需。

任务繁重、心理负重,奉献与贡献的现实距离该如何跨越——

实现自我价值,以冲锋姿态干好每一件事

“各位家属,您的亲人远在异乡履职建功,善后办是大家的坚强后盾。您和家人遇到什么困难、有什么需求,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春节期间,原成都军区机关分流到异地干部的家属都收到了来自善后办的慰问品和慰问信,信中还留有善后办相关部门的联系方式,方便家属遇到困难时求援。

为解除远在异乡执行任务官兵的后顾之忧,政工组及时筹划,建立针对留守军属的解难帮困机制并指派专人负责,设立热线电话,撰写慰问信挨家挨户走访发放,让分流在外的官兵倍感温暖。政工组组长郭青山说:“我们肩负的就是为改革解除后顾之忧的职责,为牺牲者牺牲、为奉献者奉献,这样的牺牲奉献更光荣、更值得!”

工作繁重,心理负重,但干劲不减。原成都军区联勤部副参谋长向世银是编余干部中的一员,现在虽在善后办帮助工作,可他一点也没把自己当局外人。善后机构组建之初各项秩序亟待正规,向世银主动与军事组同事加班加点,对转隶部队战备、训练、工作、生活“四个秩序”进行规范,使各项工作得以高效有序运转起来。

“你都编余了,还不思考一下自己下一步该怎么办?”有人对此不解,但向世银却干劲十足:看淡小我利益得失,才能追求大我精神享受。虽然自己职务没有明确,但是军人就要从患得患失的困扰中走出来、从进退走留的顾虑中走出来,以平和心态、冲锋姿态和昂扬状态干好每一件事。

“善后办不能只满足于默默奉献,还必须做到善后敢为、善后先为、善后有为,切实成为改革的‘促进办’、干部转换的‘发展办’、老干部的‘安心办’、所属机关部队的‘形象办’。”善后办领导说,他们坚持抓教育统思想、抓制度正秩序、抓服务搞保障、抓遗留问题扫改革障碍,确保了各项工作稳步推进。

原成都军区干部部转业办主任何小兵刚调副师职时,才四十出头。机关上下都认为他年龄有优势、发展后劲足,可他却申请到善后办工作,理由只有一个:他在干部部多个处室干过,工作经验丰富,善后办需要他这样的专业骨干。何小兵到善后办任兵员文职处处长后,积极梳理历史遗留问题、研究提出解决办法,筹划文职人员招聘、搞好岗前培训准备,提出了改革期间兵员管理有关问题和相关对策建议,进一步规范了兵员工作秩序。

善后不落后,不居中心服务中心,时间有限奉献无限,已成为善后干部的共识。成都军区善后办机构组建运行起步平稳,组织部队转隶交接周密顺利,老干部服务保障接续顺畅,受到上级肯定。

编辑:申久燕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