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系列访谈之如何推进金融业回归本源服务实体经济?——大河网专访中国人民银行郑州中心支行党委书记、行长徐诺金

2017年07月20日00:00

来源:大河网

  大河网讯 全国金融工作会议7月14日至15日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金融是国家重要的核心竞争力,金融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制度是经济社会发展中重要的基础性制度。必须加强党对金融工作的领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遵循金融发展规律,紧紧围绕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三项任务,创新和完善金融调控,健全现代金融企业制度,完善金融市场体系,推进构建现代金融监管框架,加快转变金融发展方式,健全金融法治,保障国家金融安全,促进经济和金融良性循环、健康发展。

  结合河南金融业发展实际,本次会议对下一阶段金融工作的开展有何重要意义?河南金融业又将在本次会议精神的指引下,怎样深化改革,推进金融业回归本源服务实体经济?近日,大河网记者采访了中国人民银行郑州中心支行党委书记、行长徐诺金

  大河网记者:结合河南金融业的发展实际,本次会议对下一阶段金融工作的开展有何重要意义?

  徐诺金:当前,我国金融发展经历着从快速、粗放的发展模式,向稳健、讲求质效的发展模式的转变,进入到了金融转型升级、提升供给效能的关键阶段。

  伴随发展,一些新的问题也随之出现,突出表现在:金融的本质不清、定位模糊,金融“脱实向虚”,金融风险发生变化、有所积聚等。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如何让金融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实现自身稳健发展,迫切需要改革发展的顶层设计,迫切需要理清认识、凝聚共识,这正是此次金融工作会议召开的意义所在,也正为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的金融工作确定基调、指明方向。

  河南金融业高速发展成绩斐然

  (一)金融总量快速提升,支持实体经济跨上新台阶

  2017年上半年,河南省金融系统认真贯彻执行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支持实体经济力度不断加大。主要总量指标呈现出“三个提升,迈上新台阶”。

  三个提升:一是存贷款体量、位次持续提升。6月末,河南省本外币各项存、贷款余额分别排在全国第8和第9位,较去年末排名分别上升1位和2位;存、贷款增量分别排在全国第3和第8位,在中部六省均排在首位。二是存贷比持续增长,融资程度进一步提升。6月末,金融机构本外币余额和新增额存贷比(各项贷款/各项存款)分别为67.1%和63.1%,较上年同期分别提高4.1和20.9个百分点。三是社会融资规模大增,融资广度不断提升。1-5月,全省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3738.4亿元,同比多增837.7亿元,占全国增量的比重为4.0%,继续保持稳定位次和增势。

  迈上新台阶:6月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为60608.9亿元,同比增长10.4%,各项存款余额突破6万亿元大关;各项贷款余额为40688亿元,同比增长17.6%,各项贷款余额突破4万亿元大关。社会融资规模大幅增加、存贷比持续提升、贷款余额跨上新台阶,标志着着河南省金融业资金运用能力有了显著提高,服务保障能力不断增强,由金融大省向金融强省迈进。

  (二)补足金融服务短板,金融扶贫成效显著

  一是金融服务薄弱领域贷款增长加快。6月末,全省涉农和小微企业贷款同比分别增长14%和20%,较上年同期分别提高1.8和3.2个百分点;上半年,涉农和小微企业贷款分别新增1161.3亿元和697.8亿元,同比分别多增606.5亿元和612.6亿元。二是金融精准扶贫贷款增势强劲。6月末,全省扶贫再贷款余额达132.7亿元,居全国第3位,覆盖全省所有贫困县,并带动金融机构精准扶贫贷款呈现快速增长。截至3月末,全省精准扶贫贷款余额已达750.4亿元,同比增长81%。三是兰考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工作推进加快,投融资体制更加完善,金融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截至6月末,兰考县各项贷款余额142.9亿元,同比增长47%,高于全省平均增速30.5个百分点。全县提前实现乡镇ATM、行政村POS机和惠农支付点“三个100%覆盖”,确保乡乡有金融机构、村村有金融服务。

  (三)风险因素得到控制,金融运行形势稳健

  2017年,河南省金融系统风险管控显著加强,金融机构利润增长回升,呈现出“两下降一向好”的特点,整体金融运行形势平稳。一是金融机构债券、股权等投资增长明显放缓,金融领域杠杆率下降。6月末,金融机构债券投资余额为4819.3亿元,同比少增410.9亿元,较上年同期回落21.7个百分点。股权及其他投资余额为4115.1亿元,同比少增1402.9亿元,较上年同期大幅回落90.3个百分点。二是银行资产质量有所好转,不良贷款出现下降。5月末,全省银行机构不良贷款余额为1052.9亿元,较年初减少12.6亿元;不良贷款率为2.63%,较年初下降0.24个百分点。三是银行业经营效益持续向好。随着不良贷款增长放缓,加之利息收入及投资收益增加等因素影响,银行业金融机构利润增长回升。1-5月,银行业金融机构实现利润总额367.4亿元,同比增长13.8%,较去年同期提高了15.1个百分点。

  在取得不错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积极面对河南的金融短板,这里可以用“四个不平衡”来形容,具体来说:

  一是金融与经济需求发展不平衡,贷款占GDP比重相对发达省份不高,存贷款在全国的位次偏低,与我省GDP多年位居全国第五、人口第一的省情不匹配。

  二是城乡金融发展不平衡,我省县域人口约占全省80%,经济总量约占全省的70%,但存款仅占全省的30%左右,贷款仅占全省的20%,在金融资源配置过程中,城市对县域地区“挤出效应”明显,金融在县域地区的服务功能不足,普惠金融发展程度不够。

  三是金融机构发展不平衡,法人机构发展薄弱。2015年末,我省法人银行业金融机构平均资产额为91.7亿元,明显弱于东部沿海省份,仅为浙江、江苏、广东省的1/3.5、1/3和1/5,即使在中部6省中也处于落后地位,“大而不强,小而分散”的特征明显;

  四是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发展程度不平衡,河南经济社会发展的资金需求过度依赖银行业的贷款,河南省全社会融资规模中,通过资本市场的融资占比较低,2015年底,企业债券和非金融企业股票融资占比为16.4%,低于全国水平11.6个百分点,而人民币贷款和外币贷款则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6.1个百分点。

  大河网记者:河南金融业在本次会议精神的指引下,怎样深化改革,推进金融业回归本源服务实体经济?

  徐诺金:推进和深化河南的金融改革,应从三个方面着手。

  首先,应回归本源,明确金融发展导向助力实体经济发展。

  新常态下,我省经济面临的突出问题是需求结构升级,但包括金融在内的要素供给体系没跟上,同时我省金融业发展也面临着存贷款比例失衡、城乡金融发展失衡以及不同类型机构发展失衡等难题,我省丰富的金融资源利用效率还不够高,导致实体经济循环不畅。因此,在发展思路上,我们认真结合省情,着力从全省经济金融的长远发展出发,从影响和制约全省经济金融发展的短板难点切入,推动金融业更好地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一是重心向下,引导金融机构经营重心下移,审批权限下移,深耕本地市场,积极做好四农(农业农村农民农民工)金融服务工作。不断加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创新开展强农惠农金融创新、创业富民金融服务等民生金融工程。着力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贫困农户、新型农业主体经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民工购房等的支持力度,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效率。二是眼界放高,引导金融机构积极创新集约发展,提升制造业竞争力。一方面围绕“中国制造2025”,引导金融机构支持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并购重组,通过腾笼换鸟,在“去产能”的基础上加大在高端制造业的金融支持力度,通过发行“绿色债券”、低碳证券投资基金、资产证券化等多种业务,通过提供高适配性的金融服务,创造新供给,释放金融风险,帮助企业“转型、换挡、走出去”;另一方面加大金融服务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的力度,推动金融机构在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科技型资源密集区设立科技专营机构或科技支行,创新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融资模式,支持解决孵化载体、在孵企业等初创期科技型小微企业融资问题,全面支持我省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良性发展。三是着眼未来,把握经济转型发展趋势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引导金融机构围绕新消费领域,推动消费信贷与互联网技术的结合,设立特色专营机构,加大对养老家政健康、信息和网络、绿色消费、休闲旅游、教育文化体育、农村消费等重点支持。探索开展普惠性移动金融服务平台,改进支付结算服务,维护金融消费者权益等措施,优化改善消费金融环境。

  其次,应以风险为本,强化金融风险的监管协调和风险处置。

  下一步我们要将思想和认识统一到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对当前金融风险的分析和判断上来,把防控金融风险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按照人民银行总行的工作要求,进一步摸清风险底数,加强与省政府金融办以及金融监管部门的信息共享,完善金融安全防线和风险应急处置机制,严密防范和化解领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影子银行业务风险、资本市场异常波动风险、房地产泡沫引发的金融风险,切实防范金融网络技术和信息安全分析,做到早识别、早预警、早发现、早处置,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为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创造积极稳定的金融环境。

  第三,要深化改革,大力推进金融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

  新形势下,河南深化金融改革,要把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深化金融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是积极稳妥推进金融机构战略转型,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推动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和考核评价体系,充分利用好考核评价结果对金融机构支持实体经济、加强风险管理的指挥棒作用。推动国有大型银行尽快设立普惠金融事业部,中小型银行下沉服务。二是进一步加快传统银行业金融机构业务转型。加快发展数字金融,充分运用移动互联、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现代科技,拓展金融服务半径,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发挥财政、监管等政策合力,完善普惠金融配套政策。建立绿色金融多元化支持体系,创新发展绿色金融组织、产品体系和配套设施体系,引导社会资金投向绿色产业发展,积极推动我省银行业金融机构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绿色金融债券;推动“金融+科技”的深度融合,应用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虚拟现实等现代科技。三是进一步加快法人机构管理模式转型。以省联社改制为契机,推动省联社市场化改革,完善法人治理机构,优化领导班子结构,实现专业化管理;推动省联社按照“淡出行政管理,强化服务职能”转变职能,改革基层农信社股权改革,化解历史包袱、健全法人治理、完善运行机制、理顺管理体制。四是积极开展金融创新先行先试。在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试点开展“跨境人民币贷款”和“人民币贸易融资资产跨境转让”业务,引导中小企业借助银行信用从境外融入低成本资金。支持河南省跨国企业集团积极开展跨境双向人民资金池业务,利用境内外市场统筹配置资源,打通境外资金合规入境渠道,进一步降低交易融资成本。(吴华丹)


编辑:申久燕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