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支付VS互联网支付,“花钱”这件事儿到底谁更靠谱?

2017年03月14日00:00

来源:大河网

  日常生活,衣食住行,理财逐渐成为越来越多普通老百姓的聚焦热点。相比于通过理财获取收益来说,我们却往往会忽略“花钱”这件小事儿,其实如何正确安全的“花钱”也是一位合格的理财者所必备的技能。

  所谓“花钱”就是交易,即是交易,便离不开支付。在经济社会的发展过程中,支付方式的变革也在逐步推进,并随之潜移默化影响我们的生活。从最传统的现金支付、到银联刷卡支付、一直演变到如今热兴的移动支付、第三方支付,钱包里现金越来越少,手机里存款越来越多的局面已经成为许多人的写照。一个不难被发现的现象就是:互联网支付的兴起,已经让“出门不带钱包”变成现实,也极大程度上影响着传统支付的境遇。一部手机在手,就能吃、喝、玩、买的现象被以年轻人为主的大部分人所接受、选择。尤其在近两年,越来越多的消费场所,大到连锁商超、小到路边小店总能看到收银台设置的二维码付款装置,互联网支付可谓来势汹汹!

  当然,在对比传统支付与互联网支付孰优孰胜之前,有必要先来搞清楚两种不同支付方式的概念。所谓互联网支付,是以网银、第三方支付、移动支付作为主要表现形式的支付方式,由电子支付发展演变而来;而传统支付方式则大多指我们所熟知并已经长期使用的现金支付、票据支付、银行卡、信用卡支付等方式,其中,现金支付是传统支付中的一项重要且高普及率的支付方式。一面是传统的稳扎稳打、一面是新兴的突飞猛进,究竟选择哪一种“花钱”方式更加靠谱,作为消费者的我们可以从政策、安全、适用、功能等几个方面进行对比探究。

  政策:互联网支付摆脱“灰色地带”

  无论站在个人还是国家的角度上,支付方式的重要性都不可小觑。往大了看,关系到国家金融体系的稳定,往小了说,涉及到消费者财产安全等切身利益,因此,国家政策直接决定其发展现状。稳扎稳打的传统支付方式从国家政策支持上自不必多言,但互联网支付却一直处在风口浪尖。国家严控市场准入,直到2010年,央行发布了《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部分民营第三方支付企业才获得牌照,正式摆脱“灰色地带”的尴尬。

  安全:传统支付更看得见、摸得着

  安全性毫无疑问是用户选择使用支付方式时的重要条件之一,毕竟与自我切身利益息息相关,谁都不想自己的辛苦钱一不小心打了水漂。在互联网支付风头正盛的今天,对其安全性的考虑成为用户选择及使用的最大顾虑,各种各样的互联网支付陷阱层出不穷,个人财产和信息隐私保护的安全隐患始终存在。相比于此,传统支付看得见、摸得着的特点则显然更容易获得用户在安全性方面上的心理认同。

  这样看来,互联网支付迎来新的发展局面的同时,采用技术手段提升支付系统安全性,加强政府对互联网支付的监管,都成为保障用户利益、维护金融安全的当务之急。

  适用:互联网支付便捷优势更明显

  正如前面所言,互联网支付满足了用户身上不带现金,也能正常生活、购物并且快速高效的需求。站在便捷、适用的角度来看,互联网支付的优势显然更加明显,传统支付方式存在的运作成本高、效率偏低,无法24小时服务等弊端在互联网支付前面更加显现。同时,使用互联网支付方式无论对小额货币的支付还是大额货币支付来说,都避免了在现金、银行卡等携带上与计算的不便。

  但第三方支付或移动支付等互联网支付方式也并非完美,诸如我们常用的微信支付、支付宝等就面临的一个现实的问题,就是其支付使用只能在微信封闭体系内,需要商家拥有相应的设施配合使用才能实现。而反观已经普及的刷卡支付,微信支付、支付宝团队仍要加大推广合作力度来扩大使用范围。

  功能:传统支付略显单一需创新

  从优惠到返利,从红包到转账,互联网支付所带来的创新功能也给了诸多用户以惊喜,无论是购买时获得优惠券便于下次使用,还是一键付款时使用的指纹识别技术,这些或形式或技术方面的创新功能则是传统支付体验不到的。不仅如此,甚至在政务、公共服务、社会保障等部分领域,互联网支付方式也已经被逐步使用,深入到普通人身边。

  从互联网的普及到“互联网+”的提出,可以说,当支付遇见互联网,便注定形成巨变。记者在查阅资料时了解到,推进“无现金时代”已随着互联网支付的普及成为目前的热议话题,也成为普通消费者及金融界人士认可的未来中国金融的发展方向之一。“无现金时代”概念的提出表明,支付方式从线下向线上的转变其实映射着社会需求的变化,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需要一种更安全、更便捷、更快速的支付手段来跟上生活的节奏。

  但尽管前有大势所趋,今天的传统支付也还仍占据着支付方式中的“一席江山”。同时,互联网支付也在向着更规范、更便捷的方向靠拢,也许在将来的某一天,无现金时代真的会到来,但无论支付方式如何发展、变化、创新,终究都要回归到用户身上,接受来自市场的检验。(罗颖)

编辑:申久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