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形运营成本增加 互联网财富管理还有机会吗?

2016年02月25日00:00

来源:零壹财经

  要谈论财富管理,首先要把概念统一起来,我个人理解是以客户的财务需求为核心,围绕财务需求,将客户的资产、负债以及维持正常指出收入的流动性要求在不同的阶段提供一揽子的组合金融服务,最终实现风险分散和财富增值或保值。

  2015年年底,公开数据显示中国的财富管理市场已经超过佰亿规模,信托,银行理财,保险,公募,私募,资管,三方财富机构等层出不穷,但是财富管理的特性是统一的。

  首先,财富管理具有高度的定制私密性,每一个个人,家庭或客户其资产负债以及收入,支出的流动性要求都是不同的,所以个性化的财富管理对服务机构的要求非常高,一对一,私密,代表了这一特性的门槛。

  其次,专业性根据不同客户的财务需求,为客户找到满足其需求的资产或投资产品,保障未来的收益实现需要具备专业的金融行业知识和丰富的金融产品储备,这一特性又构筑了一个行业门槛。

  2003年以来,中国的金融资产总量超过了200万亿,2016年居民存款,单位存款超过100万亿,意味着个人可投资财产体量巨大,从2000年以后开始的房产投资到各种商品热炒(邮票,艺术品,茶叶,木制品,比特币,贵金属等),财富管理市场成长的空间非常大,股票投资,债权投资总额不足整体可投资额的20%,早期市场分散,杂乱无章,反而给予这个行业极大的机会。

  无论从十八大的多渠道增加居民财产收入的目标,还是从供给侧改革增加供给扩大需求,未来到2020年,如果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水平比2010年翻一番,中国的财富管理市场5年的高速发展期,已经到来了。

  那么互联网金融的财富管理项目和财富管理市场的需求是否一致,是否能够乘着顺风车快速发展呢?首先有以下的问题:

  第一,与传统互联网产业不同,中国中产阶级和富裕阶层地域分布集中,主要在沿海地区,北京,上海,广州,浙江,江苏,福建六省覆盖全国高净值人口总数超过55%。互联网经济过去强调长尾理论,通过互联网技术将大量的长尾用户获取,再弯道超车,但是财富管理的高净值人群却需要集中资源开发,获客成本成为很大的问题。最重要的是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掌握着账户级的高净值用户数据,虽然现在各个银行和的客户经理对高净值用户的服务覆盖还很不全也不好,但是互联网财富管理项目进入这个领域同样面临激烈的竞争。

  第二,正如前面谈到的财富管理的特性,定制私密化的特性对互联网公司来说又增加了运营成本,首先,一方面,要求系统的绝对安全稳定,其次要求对每一个用户都要通过足够多的信息获取手段和授权,通过各种信息技术手段将用户的画像和需求了解的足够清楚,再根据用户接受的方案配置相关的金融资产,又意味着互联网金融公司需要建立稳定,安全,全面的金融资产供应方。

  第三,财富管理专业化的特性对互联网金融的人力成本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一方面对合作金融机构的产品风控,关系维护需要专业的人才,另一方面对客户在服务时也要提供专业高端的金融服务,因此,单纯只有互联网资源的项目往往在这个地方会跌个大跟头。

  由于财富管理的种种特性,很多投资人在看这个领域的时候会产生很大疑问,在互联网端的财富管理还有没有机会,我想,结果是肯定的,一定有机会。

  第一,面对受众的集中程度,选择垂直的覆盖这类受众的渠道,去直接与这类客户发生联系,社交网络和垂直媒体的发展已经为互联网财富管理项目提供了天然的契机。用这方面资源能够低成本获客的团队首先赢了第一步,但这条路也是一条一路坑的路,需要有丰富的运营资源。

  第二,拥有专业的财富管理从业团队和互联网团队的项目,是这个行业的基本门槛,首先是金融行业的风险管理,再是财富管理方案,还有金融资产资源,其次是互联网团队根据合规性做出产品体验足够好的产品,这几点说起来很简单,但实际操作中能够非常清晰的看出团队的专业程度。比如资产的价格,风控的措施,互联网产品的使用和体验。对政策和法律法规的研究也要足够的重视。

  第三,创新的基因,为什么要强调这一点,很多互联网财富管理项目都是线下出生,根本不理解大数据,互联网技术,以及数据管理,分析,人工智能到底可以为这个行业带来什么,或者说他不相信这些能够真的改变什么,只是觉得互联网只是一个基础的工具,过去线下签署协议,未来用了线上更方便,没错,互联网的价值就是降低交易成本,降低交易复杂度,提高交易集中度,但是,如果不能做出在技术方向上的产品规划和真实的努力做出产品和尝试,我相信最后走不了太远。

  到底是最后会怎么样,只要五年,我们拭目以待。

编辑:申久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