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戴上“紧箍咒”后 网络互助平台路在何方?

2016年12月19日00:00

来源:湖南日报

 被戴上“紧箍咒”后 网络互助平台路在何方?

  曾被媒体视为相互保险雏形的互助平台,如今正面临身份和模式的重新审视。

  用户花9元成为会员,180天或更长观察期之后,一旦患上癌症等重大疾病,就能够享受最高30万元的赔付权利。这种“平时注入一滴水,难时拥有太平洋”的网络互助计划正在越来越受到年轻一代的欢迎。

  但因目前大部分 “互助计划”的经营主体并不具备合法的相互保险经营资质,且易诱发金融风险,网络互助平台受到了监管部门的重点关注。

  重拳监管下,不少网络互助平台走到了十字路口,或选择关停,或者转型。曾被媒体视为相互保险雏形的互助平台,如今正面临身份和模式的重新审视。

  【现象】

  网络互助平台走到十字路口

  把“互助保险”概念带到聚光灯下的是重疾类网络互助平台的出现。

  其互助规则一般是,预交少量资金,如9元,在180天的观察期结束后就能成为会员,如果某位会员发生风险事件,平台从每位会员账户中扣掉分摊的救助费用,理论上会员数量越多,所扣的费用越少。

  正如今年5月9日上线运营的水滴互助宣称的“一人患病,众人均摊”,受到了80后、90后群体的关注。水滴互助算是今年网络互助保障领域的明星创业项目,主推重疾和人身意外方面的相互保障。

  2015年1月,保监会首次对外发布《相互保险组织监管试行办法》,被外界认为是释放相互保险正式扩容的信号,各类以“互助计划”为名的“互助保险”公司纷纷冒了出来。

  但业内人士指出,互助计划与相互保险之间并不能画上等号,“互助计划”与相互保险经营原理和经营主体不同。大多数“互助计划”只是简单收取小额捐助费用,与保险产品存在本质差异,主要体现社会公益性质;相互保险则通过精算进行风险定价和费率厘定,遵循保险经营的等价有偿原理,财务稳定性具有充分保障。

  而最近兴起的互助保险/网络互助,既非商业保险公司,也不是等同于国外的相互保险公司,只能被认定为类保险。

  以“互助”名义集资的情况引起了监管层的警觉。2015年10月,保监会发出风险提示称,相互保险组织应当经中国保监会批准设立,并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登记注册。目前销售“互助计划”的经营主体并不具备合法的相互保险经营资质,不受《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保护。

  2016年11月,成了网络互助的真正转折点。11月3日,保监会发文称:网络互助平台并不具备保险经营资质及相应风险控制能力,其资金风险、道德风险和经营风险难以管控。根据《保险法》等法律法规,对于非法从事或变相从事保险业务的,将依法予以查处。

  这也成为横亘在众多互联网互助平台面前的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

  【风险】

  被严防成为下一个“P2P”

  在P2P网贷的前车之鉴下,网络互助平台的资金归集和赔付能力成为监管主要关注点。

  严管之下,不少网络互助平台已关停。“互助计划”集中的重疾类互助平台更是成了重灾区。11月15日,蒲公英互助平台发布通知,对平台进行整体升级和服务暂停,从10月8日开业到11月15日关停,成为最“短命”的网络互助平台。此前大象同舟会、未来互助等多家同类型的互助平台也相继关停。

  “我国的保险公司必须定期公开财务信息,保证财务透明。互助组织的资金使用不受到任何限制,其资金管理人有可能会用这笔资金进行高风险投资”,有业内人士评论,一旦互助组织由于投资不善导致资金发生亏空,最终“投保人”会面临人财两空,最后卷钱跑路的概率非常大。

  一些平台开始进行整改,试图与“保险”划清界限。比如水滴互助,去掉了1000万元赔付保证金的承诺;17互助重点提示网络互助不是保险;比邻互助由预付费改为后付费等。

  9月中旬,李治华给自己成立不到3个月的公司改了名字,从好车主互助变成了好车主科技,并放弃了围绕车主做相互保险的模式。

  互助平台的赔付能力,是另一个受到诟病的重点。以重疾类互助平台为例,记者了解到,按照通行的规则,当有会员患病时,平台小额多次从会员账户中扣除,余额不足1元时会提醒用户充值,所以预存9元只是“起步价”。对于会员来说,“人数越多,分摊金额越少”仅仅是理论。随着风险事件增多,需要赔付的金额越大,平台只能通过拉拢更多会员覆盖成本,最坏的结果就类似于P2P的“借新还旧”。

  【空间】

  相互保险市场或达万亿元

  从全球来看,相互保险是当今世界保险市场主要保险形式之一,根据国际相互合作保险组织联盟(ICMIF)统计数据,截至2014年,全球相互保险收入1.3万亿美元,占全球保险市场总份额的27.1%,覆盖9.2亿人。相互保险在法国占比高达46%、日本占比45%、德国占比43%、美国占比37%。而在我国,2015年保费收入2.4万亿,保险市场规模全球第三,但相互保险的市场份额几乎为零。

  国信证券分析师王学恒以此判断,中国相互保险的市场空间可达8000亿元到1万亿元。

  这也是互助平台纷纷涌现的原因。在从业者看来,这种“保险”形式与传统保险相比优点明显:利用社交网络降低获取客户的营销费用,自然的社交圈也有利于获取同风险特征用户,降低核保、理赔等费用。

  “网络互助,其实是国外相互保险在国内的一个变体。”有研究人士在文章中指出。

  相互保险最先在2010年由德国的Friendsurance创建。其创始人建立一个网站,熟人圈子可以组成一个小组,积聚所有人的保费中一部分组成现金池,成员购买传统车险。结算周期内产生的小额理赔直接由资金池出,如果超出池子的理赔需求,则仍然通过传统保险公司支付。

  在国外,主要的合法保险组织有三种:股份有限保险公司、相互保险公司、互助组合。

  业内人士指出,很多人认为目前我国的“互助保险”就是国外第三种“互助组合”,这种归类并不正确。以日本为例,各类互助组织均有相关法律以及监管机构,并且要求财务公开、偿付能力、准备金、资金运用均接受监督,保证其安全稳健运营。国内的“编外互助军”无论从保险层面、还是慈善组织层面,目前仍没有明确的法律规范,这也给监管层带来了新的课题。

  【出路】

  不被看好的商业模式

  对于互助平台从业者来说,在眼下互联网金融专项整治趋紧的大环境下,形势很差。

  从盈利模式来看,德国相互保险的先行者Friendsurance收入主要来自于会员必须购买的传统车险佣金。比如:每人交纳100元,一共10人,共建立1000元资金池,如果A产生200元索赔,那么由资金池负担;然后B产生900元索赔,则超过了池子里面的资金,多余的100元将由传统的保险公司支付。如果池子里面的资金没有用完,则返还给会员或者流转到下一年的池子。

  “把用户拢到你这里来,然后靠销售其他的保险产品,目前看不容易实现。” 李治华说:“至少寿险方面,互助现在成了没有任何希望的商业模式。重疾类互助面临敞口风险,你不能给客户一个确定的补偿,也赚不到钱。”

  对网络互助平台来说,还有人提出了一个技术解决方案——区块链技术。通过分布式记账可能解决财务透明的问题,这也是一些网络互助平台所宣传的概念。

  “如果真能把区块链技术应用到互助,会是一个很完美的解决方案,意味着每个会员可以很清晰地追踪到他的钱,可以防止欺诈的发生,也可以解决病人的问题。但毕竟离那一步还是比较远。”李治华认为。

  “现在盈利模式非常不清晰。最近接触的一些相互保险或互助保险,负责人对商业模式怎么弄都不太清楚”,北大互联网惠普金融创新研究院执行院长赵占波认为,互助保险理念很好,去中心化的思路在保险行业肯定会有发展前景,但目前政策还没有全面开放,也缺乏整套的监管体系。

  在赵占波看来,中国的互助保险,互联网思维重,上来就做流量,但加入的成员未必是真的有效用户,如果都只想索取,占便宜,很难持续。

  在互联网保险从业者刘洋看来,长期来看,国内网络互助最大的可能出路是相互保险。

  而对于创业公司来说,想要“洗白”,获得合法相互保险身份的网络互助平台,也十分困难。

  根据《相互保险组织监管试行办法》,一般相互保险组织初始运营资金不得低于1亿元,由发起会员负责筹集初始运营资金,而一般发起会员数不低于500个;专业性、区域性相互保险组织一般发起会员数不低于100个,初始运营资金不低于1000万元。

  今年6月,保监会发出了国内相互保险的首批三张牌照:批准信美人寿相互保险社、众惠财产相互保险社和汇友建工财产相互保险社筹建。其中,信美是唯一一家相互制寿险机构,初始运营资金达到10亿元人民币,背后站着的是蚂蚁金服、天弘基金等巨头公司。

  “就算注册资金的问题解决,牌照依然很难申请到,队排得老长。”李治华告诉记者。

  某投资机构负责过互助保险投资的人士告诉记者,目前互助类保险的前景和盈利模式都很不明确,政策也不利好。“互联网+保险有很多切入点,保险经纪、保险代理、产品营销、风险控制、理赔优化、人工智能保单管理、商业健康保险等领域都有很大空间进行创新,‘死磕’互助保险现在难度很大。”

编辑:申久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