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人寿服务“放大镜” 让消费者投保不踩坑

2018年03月14日15:15

来源:大河网

  保险消费,作为一项固定的经济支出,已越来越深入地渗透进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那么,消费者怎样才能放心大胆地买保险呢?今年“3.15”,太平人寿拿起服务“放大镜”,唠一唠关于投保的那些事儿。

  “放大镜”1:心中有数,购买适用保险产品

  在购买保险产品的时候,有很多纠纷源于某些消费行为的不成熟。有的消费者在没有正确了解产品功能前,就盲目地购买了保险产品,殊不知,不适合自身需求的保险产品如同“鸡肋”,不但不能受益,还有可能为日后的理赔埋下“不痛快”的隐患。

  2016年7月,在内蒙古做生意的宋女士向太平人寿咨询保险产品,希望用500万元配置年金险和万能险,把保险作为一种投资方式。但通过对宋女士的家庭情况进行了解后得知,其家庭成员均有重大疾病保障的缺口。本着先保障、后养老、再理财的投保原则,太平人寿先后为宋女士一家四口规划了重疾、医疗保险,以及满足宋女士投资需求的年金保险(分红型),并在2017年为宋女士进行了两次有效的理赔服务,把保险保障的功用发挥到实处。

  可见,合理规划消费者的“血汗钱”,是太平人寿作为以生命为保障对象的寿险企业应尽的责任。而消费者在购买保险前也应做到心中有数,遵循“先大人,后小孩”,以及“购买重疾险要趁早”、“保费支出要有比例控制”等基本原则,以自身的实际需求为出发点,购买适合自己的保险产品,避免盲目投保而造成的经济损失。

  “放大镜”2:慧眼识珠,找准正规销售渠道

  在消费者拒接的推销电话中,有一部分就是保险销售。究其原因,与少数不具备从业资质,妄图以虚假宣传迷惑消费者的保险销售群体颇有关系。但保险本身的确是个“好东西”,消费者大可以通过正规销售渠道,以及具备保险从业人员资格证书、保险营销员展业证书的销售人员,购买称心如意的保险产品。

  2015年,一则在自媒体、互联网广泛传播的虚假广告引起太平人寿的注意。广告称,盛大华天公司与中国太平保险集团联名开发的保险产品“生命之花”进入开售倒计时。对此,太平人寿特发公司公告,声明两公司从未建立合作关系,也从未联合推出保险产品,并提请广大消费者务必提高警惕,如有任何与保险产品相关的疑问或需求,应通过太平人寿官方渠道(客服电话:95589)进行咨询与核实。

  让消费者通过正规的渠道、专业的销售人员购买适合自己的保险产品,是保险消费的核心。为此,太平人寿开辟多种官方销售渠道,如电子投保系统“立保通”、中国太平95589微信公众号、太平保宝平台等,只为能在“保真”的基础上,使消费者对于如何购买,以及在哪购买太平人寿的保险产品形成准确的认知,让消费者感受到更为规范、透明,具有场景化和愉悦感的购买体验。

  “放大镜”3:火眼金睛,识别虚假销售误导

  如果将消费者最反感的销售行为排序,“收益妄作承诺”、“故意曲解保险责任”等销售误导行为必定“名列前茅”。很多时候,由于对保险条款知之不多,甚至“懒得看”,再加上条款行文上的专业性,消费者很有可能在一知半解的状态下签署保险合同,掉入消费“陷阱”。

  今年65岁的太平人寿代理人翟泽景,至今已为公司服务至第12个年头了。作为一名代理人,为客户解读保险条款成了“家常便饭”。翟泽景有个“超能力”,就是能用朴实简单的语言,将保险合同中容易引起歧义、容易产生误解的条款字眼重新解读,或作特别提示。对此,翟泽景的客户曾表示,保险公司的条款大同小异,但读起来最明白,心理最踏实的唯有这一次。

  在太平人寿,像翟泽景一样,主动为消费者规避销售误导风险的代理人还有很多。在当下法律法规逐步完善、监管力度持续加强、从业人员严格自律的保险消费环境中,太平人寿正以多种多样的业务品质管理手段,不断规范销售行为。但仅仅依靠从业人员的讲解是远远不够的,消费者也应自觉加入到“懂条款、知权责”的行动中来,让那些无法达到收益妄作承诺、故意曲解保险责任等销售误导行为无处藏身,充分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练就一双识别销售误导的“火眼金睛”。(陈艺林)


编辑:申久燕 审核 :卢明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