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单车要烧钱更要走心

2018年04月16日11:40

来源:经济日报

  近两年,作为新兴业态,共享自行车的发展势头超乎想象,相关企业“烧钱”不断。数据显示,目前互联网租赁自行车运营企业近70家,共享自行车累计投放量超过2000万辆。随之产生的安全隐患等问题,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

  日前,原国家质检总局发布共享自行车产品质量国家监督专项抽查结果,这也是国家相关部门首次开展对共享自行车产品质量专项抽查。经检验,有5个运营品牌的21批次产品合格,产品抽查批次合格率为87.5%。3个运营品牌的3批次产品不合格,不合格产品批次检出率为12.5%,高于近两年普通自行车的国抽不合格率。

  据介绍,本次抽查涵盖摩拜、OFO、Hellobike等共7个运营品牌的24批次共享自行车产品,抽样地点所在地遍及天津、广东、江苏等地区的10个城市,检验了产品的制动性能、握闸尺寸等14个项目。

  据原国家质检总局产品质量监督司二级巡视员刘杰介绍,为了从不同环节,尤其是与广大使用人群直接关系的环节反映质量状况,质检部门对共享自行车投放点、运营仓库、生产企业等不同环节的产品开展了抽查,覆盖了共享自行车从成品出厂到待投放的关键环节。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专项抽查重点抽查了摩拜、OFO、Hellobike三个品牌的产品,其中仅有摩拜抽查批次合格率为88.9%,其余两个品牌合格率均为100%。摩拜抽查不合格的1个批次产品为待投放于广州市的lite2.2Plus共享单车产品,不合格项目为脚蹬间隙(地面距离)。

  据了解,共享自行车在转弯时脚蹬或其它零部件如触及地面,容易导致骑行者摔倒,发生人身伤害事故。相关检测人员告诉记者,脚蹬间隙不合格原因正是企业对车型设计不合理,出现中轴部位尺寸偏宽、曲柄过长等情况,或整车装配不合理,出现车架中接头设计位置及曲柄脚蹬选用不能满足脚蹬间隙要求。

  此外,本次抽查中,优拜、全域骑游2个运营品牌的2个批次产品存在反射器项目不合格问题。车辆未安装反射器或反射器光学性能较差,会影响骑行者在夜间的骑行安全。不合格原因主要是产品设计存在缺陷,或过程控制不严,出现漏装或不装。

  国家轻型电动车及电池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专家叶震涛强调,此次共享自行车专项抽查所依据的标准是GB3565《自行车安全要求》民用自行车标准,是自行车最低应该达到的要求。以脚蹬间隙为例,国标规定自行车在倾斜25度时,脚蹬上任何零部件不能触及地面。摩拜的1个批次不合格产品在车身倾斜23度左右时,脚蹬就已经触及地面,存在一定安全隐患。

  “相比共享自行车的使用环境和使用频率,采用这一标准检测共享自行车明显宽松。未来,我们应该对共享自行车提出更苛刻的要求,以保证使用者的安全。”叶震涛说。


编辑:申久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