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财立方消息 3月19日,河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2019年《河南经济蓝皮书》暨河南经济形势分析新闻发布会。
据悉,2018年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从年初的9.8%逐渐小幅回落至年末的8.1%,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2个百分点,居全国第13位。
➤1978年,全省GDP仅为162.92亿元,2018年GDP达4.8万亿元,由全国第9位提升至第5位,占全国的比重由1978年的4.5%提高到2018年的5.3%。
➤重点培育的五大主导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2018年提高到51.2%,涌现了宇通客车、中铁装备、中信重机等一批在全国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企业和品牌。
➤投资项目审批事项由113项精简到59项,中原股权交易中心挂牌企业突破4500家。
➤截至2017年末郑洛新国家级创新平台达151家,实现省辖市全覆盖,科技型中小企业突破1.6万家。创新型龙头企业数量从2016年的30家增加到2017年的100家。
➤2018年末,河南省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63867.6亿元,贷款余额47834.8亿元,分别是2012年末的2.0、2.4倍;融资规模增量5943亿元,居全国第7位、中部地区首位,占全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的27.4%。
➤2018年末国有控股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69.3%,同比降低0.4个百分点;商品房库存继续减少;降成本成效明显,2018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85.38元,同比减少1.02元。
➤2013年以来全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在1200亿斤以上,粮食总产量约占全国的十分之一,稳居全国前两位,夏粮产量占全国的四分之一,稳居全国第一位。
➤2017年末,全省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本实现了全覆盖。全省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初中毕业生升学率分别达到100%和88.83%,比1978年分别提高3.47个和55.92个百分点;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人数由1978年的2.73万人增加到2017年的200.47万人,年均增长11.6%;
➤2017年末,全省卫生机构数是1978年的9.7倍,婴儿死亡率由47.3‰降到4‰,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由48.9‰降到5.34‰;
➤2017年,基本实现县、乡(镇)图书馆、文化馆(站)及广播电视全覆盖。
以下为文字实录:
省政府新闻办肖咸鸣:
大家上午好!欢迎大家出席河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河南经济蓝皮书》是记载河南经济发展现状、分析河南经济发展趋势的系列丛书。该系列丛书由河南省统计局组织编撰,内容权威、判断准确,为省委省政府决策参考和社会各界了解河南经济形势提供了重要依据,今已连续出版21年。《2019年河南经济蓝皮书》已于近日公开出版。
为让社会各界更好地了解、认识和运用好蓝皮书,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新闻发布会,邀请河南省统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赵德友先生,向大家通报蓝皮书的主要内容,并回答记者提问。我是河南省政府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主持人肖咸鸣。首先,请赵德友先生向大家介绍2019年《河南经济蓝皮书》暨河南经济运行情况。
省统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赵德友:
大家好!首先欢迎大家参加2019年《河南经济蓝皮书》暨河南经济形势分析新闻发布会,我代表河南省统计局和《河南经济蓝皮书》编辑部,向出席发布会的各位来宾和新闻界的朋友们表示热烈欢迎!向给予此次发布会大力支持的省政府新闻办公室表示衷心感谢!同时向为经济蓝皮书编撰工作提供支持的有关省直部门和高校表示由衷谢意!
《河南经济蓝皮书》是河南省统计局编撰的年度智库产品,是各部门、各行业和各领域专家精心打造的以服务河南省全国两会代表委员为导向的咨政品牌书籍,从1999年起至今已连续出版21年,每年一本。经济蓝皮书始终秉承专业精神,依靠专家团队,发挥数据优势,监测经济运行形势,探索经济运行规律,预判经济运行趋势,以客观的分析、准确的研判和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服务于河南经济社会发展与决策。
目前经济蓝皮书已汇集了一大批服务经济发展决策的研究成果,为省委省政府决策参考和社会各界了解河南经济形势提供了重要依据,成为一本具有鲜明特色的当代河南经济史志书籍,影响力不断扩大,“智库”作用日益显现。
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2019年《河南经济蓝皮书》持续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及河南省委十届八次全会部署,重点围绕贯彻新理念、聚焦新目标、落实新部署等方面情况展开研究。本年度蓝皮书分为主报告、分析预测篇、战略措施篇、专题研究篇四大板块。
主报告包括两篇。主报告1《2018~2019年河南省经济形势分析与展望》对2018年河南经济运行形势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对2019年走势进行了展望。主报告2《改革开放四十年河南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深入分析改革开放40年来,河南在经济社会各个方面经历的跨越式发展和取得的辉煌成就。
分析预测篇重点反映2018年河南三次产业以及消费、投资、进出口、财政支出、就业等宏观方面运行态势,客观分析在新形势下各产业和各领域发展现状、取得的成绩、发展亮点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等,并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战略措施篇主要反映全省围绕高质量发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打好“四张牌”、“三区一群”、“三大攻坚战”等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重大发展战略措施的推进情况、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进一步加快推进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研判。
专题研究篇围绕河南经济运行中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开展专题调研,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并对存在的问题给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宏观经济运行主要指标主要附2018年河南省及全国经济运行相关指标进度、最新年度数据,以及2018年世界主要经济体主要经济指标最新数据。
初步核算,2018年全省生产总值48055.86亿元,增长7.6%,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居全国第11位。第一产业增加值4289.38亿元,增长3.3%,粮食生产再获丰收,全年粮食总产量达1329.78亿斤,增长1.9%;第二产业增加值22034.83亿元,增长7.2%,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21731.65亿元,增长9.2%,高于全国1.6个百分点,继续领跑全省经济增长。
固定资产投资稳中趋缓。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从年初的9.8%逐渐小幅回落至年末的8.1%,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2个百分点,居全国第13位。消费品市场运行总体平稳。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594.74亿元,增长10.3%,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3个百分点。出口快速增长。全年进出口总值5513亿元,增长5.3%,其中出口3579亿元,增长12.8%,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5.7个百分点。
经济蓝皮书显示,40年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指引下,河南改革开放事业逐步深化,从农村到城市、从全方位深化体制改革到持续扩大对外开放,全省上下积极探索体现时代特征、符合河南实际的发展道路,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令人瞩目的历史性成就。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上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综合竞争优势更加突显,战略地位日益提升,影响力不断扩大,中原大地在全国发展蓝图中更加出彩。
经济蓝皮书显示,40年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指引下,河南改革开放事业逐步深化,从农村到城市、从全方位深化体制改革到持续扩大对外开放,全省上下积极探索体现时代特征、符合河南实际的发展道路,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令人瞩目的历史性成就。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上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综合竞争优势更加突显,战略地位日益提升,影响力不断扩大,中原大地在全国发展蓝图中更加出彩。
一是综合实力显著提升,经济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1978年,全省GDP仅为162.92亿元,2018年GDP达4.8万亿元,由全国第9位提升至第5位,占全国的比重由1978年的4.5%提高到2018年的5.3%,经济大省地位更加巩固。2018年全省人均GDP达50152元,按可比价计算,是1978年的43.5倍,年均增长9.9%,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4个百分点,按照年平均汇率计算,接近7600美元,逐步跨入中等以上收入水平。
二是经济结构持续优化,转型升级取得新突破。1978年三次产业结构为39.8∶42.6∶17.6, 到2018年演变为8.9∶45.9∶45.2,一产比重降至10%以下,三产和二产基本持平;2016年以来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第二产业,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工业向中高端水平迈进,重点培育的五大主导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2018年提高到51.2%,涌现了宇通客车、中铁装备、中信重机等一批在全国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企业和品牌。
消费的基础性作用持续增强,2017年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9.8%,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拉动为主向消费、投资和出口协同拉动转变。2017年末常住人口城镇化率50.16%,首次超过50%,城乡结构发生历史性变化。区域发展更趋协调,经济总量超百亿、千亿的县(市、区)从无到有,郑州逐步跻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行列,2018年经济总量突破万亿元。
三是改革创新深入推进,多轮驱动增强发展新动能。所有制结构更加完善,全省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比由1978年的3.6%上升到2017年的65.2%,非公有制经济成为拉动全省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力量。科技创新能力稳步提高。2017年全省R&D经费投入是2000年的23.5倍,占GDP比重1.31%,比2000年提高0.82个百分点;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是1986年的256.3倍、175.9倍,年均分别增长20.3%、18.8%。
新动能加快培育,以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现代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等融合创新,打造出一批新的经济增长点,2017年全省“三新”经济增加值5403.93亿元,拉动全省GDP增长1.3个百分点,经济新动能逐渐替代旧动能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四是开放带动深入实施,对外开放形成新格局。外贸规模高速扩张。全省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从1978年的1.99亿元增加到2018年的5512.71亿元,增长2769倍,年均增长21.9%。2012年以来,全省外贸进出口持续保持在全国第一方阵,据海关统计,2018年河南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1187.9亿元,连续两年增长在20%以上。
对外贸易向质的提升转变,出口商品由初级产品占主导向高附加值商品占主导转变,高新产品占比超六成。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从1985年的不足0.06亿美元提高到2018年的179亿美元,增长2983倍,年均增长27.4%。随着航空港区、自贸区、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等开放平台的获批和快速发展,空中、陆上、网上、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成效显著,不临海不沿边的内陆腹地正在成为对外开放新高地。
五是基础建设突飞猛进,发展支撑形成新优势。以郑州立体综合交通枢纽为中心,以航空网、干线铁路网、高等级公路网为主骨架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初步建成。郑州航空港综合经济试验区“五年成规模”,2018年郑州机场旅客吞吐量突破2733万人次,货邮吞吐量突破51.5万吨,客货运规模在中部地区持续保持“双第一”;2017年全省高速铁路已建成投用1196公里,米字形高速铁路网格局初步形成;2017年末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6523公里,实现所有县城到高速公路路口开车时间不超过15分钟的目标。
信息网络支撑能力明显增强,郑州成为全国第5个获批建设国际通信专用通道的城市和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河南成为全国七大互联网信源集聚地,全国十大通信网络交换枢纽。以铁路网、公路网、油气管网、特高压交直流电网为支撑的现代多元能源保障体系基本形成,能源保障水平显著提高。
六是全面小康稳步推进,人民生活实现新改善。2013年,提前7年实现党的十六大和十七大提出的GDP和人均GDP翻两番奋斗目标,分别比全国提前3年和4年;2017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程度为89.2%,按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年均增速预测,到2020年基本可以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78年的315元提高到2018年的31874元,年均名义增长12.2%,增速与全国平均水平持平;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78年的105元提高到2018年的13831元,年均名义增长13.0%,增速快于全国0.6个百分点。脱贫攻坚取得显著成效,贫困发生率由2012年的9.28%降至2018年的1.21%。
七是社会事业繁荣发展,公共服务不断取得新提升。2017年末,全省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本实现了全覆盖。全省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初中毕业生升学率分别达到100%和88.83%,比1978年分别提高3.47个和55.92个百分点;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人数由1978年的2.73万人增加到2017年的200.47万人,年均增长11.6%;2017年末,全省卫生机构数是1978年的9.7倍,婴儿死亡率由47.3‰降到4‰,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由48.9‰降到5.34‰;2017年,基本实现县、乡(镇)图书馆、文化馆(站)及广播电视全覆盖。
八是绿色发展深入人心,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进展。清洁能源比重逐步提高,2017年煤炭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由改革开放初期的92.3%降至73.3%,一次电力及其他能源占比由0.9%提升至6.8%。主要能耗企业单位产品能源消耗明显下降,节能降耗成效明显。2012-2017年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26.74%,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41.78%。生态环境不断改善,2017年全省森林覆盖率达24.53%,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明显提升。
经济蓝皮书认为,2019年全省经济发展依然是机遇与挑战并存。一方面,重大战略叠加效应不断增强,改革开放红利加快释放,新动能快速成长,综合竞争优势不断扩大。另一方面,全省仍处于转型升级的阵痛期,结构性矛盾日益凸显,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任务艰巨。总的来看,2019年河南经济仍将呈现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继续向高质量发展方向迈进。
最后,真诚希望广大新闻媒体和社会各界朋友一如既往,继续关心和支持《河南经济蓝皮书》和河南省统计事业发展,为河南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撑。谢谢大家!
肖咸鸣:
感谢赵局长丰富、详细、精彩的发布!现在,欢迎各位记者朋友就本次新闻发布会的相关内容进行提问。请记者朋友在提问前,先通报一下自己所代表媒体的名称。
工人日报记者:你好,我是工人日报河南记者站的记者,赵局长,刚才你提到2018年河南全省经济运行呈现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你能否再详细介绍一下经济运行的“稳”和“进”体现在哪些方面?
赵德友:感谢工人日报记者朋友的提问!2018年,在复杂的内外部形势下,全省经济呈现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运行态势,下面我再给大家详细分析一下“稳”在哪里,“进”在哪里?首先说“稳”,判断经济形势是否稳定,主要看四个核心指标,经济增速、就业形势、物价水平和外贸情况。从我省这四个指标的运行情况来观察,我们认为经济运行总体上是平稳的,符合发展预期。
一是经济运行没有大的波动,一季度、上半年、前三季度、全年GDP分别增长7.9%、7.8%、7.4%、7.6%,季度间增长速度波动不大;二是就业形势保持稳定,近年来城镇新增就业持续保持在140万人左右;三是物价温和上涨,居民消费价格平均涨幅稳定在2.4%左右,全年上涨2.3%;四是出口保持两位数增长,全年增长12.8%,高于全国平均水平5.7个百分点,对经济稳定增长起到了很好的支撑作用。
再来说“进”,“进”主要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进”,三大攻坚战有“进”,经济结构有“进”,发展质量有“进”,新旧动能转换有“进”。具体来看,一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序推进。短板领域财政支出及投资快速增长;结构性去产能继续深化;去杠杆成效显现,2018年末国有控股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69.3%,同比降低0.4个百分点;商品房库存继续减少;降成本成效明显,2018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85.38元,同比减少1.02元。
二是三大攻坚战扎实有效推进。前面说过,杠杆率偏高的国有控股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同比降低0.4个百分点,微观杠杆率下降;脱贫攻坚深入推进,2018年全省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全省农村居民人均水平1.6个百分点左右,121.7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33个贫困县有望摘帽;节能降耗继续推进,2018年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7.97%,能源利用效率整体提升,生态环境质量与经济质量效益同步改善。
三是产业、消费及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更加巩固,2018年服务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50.0%,高于第二产业4.4个百分点,同比提高1.6个百分点。五大主导产业和高技术产业等先进制造业较快增长,传统产业升级改造成效显现,传统产业产品结构由低加工度向高加工度转化,由产业链前端向中后端延伸,工业继续向中高端迈进。消费发挥了经济增长的“稳定器”作用,升级类商品销售较快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增速自2017年1-4月起持续高于固定资产投资增速,2018年高于投资2.2个百分点。投资结构调整持续深化,工业技改投资高速增长,2018年工业企业技术改造投资增长21.5%,其中制造业技改投资增长25.2%;工业技改投资占工业投资比重21.1%,同比提高3.4个百分点。
四是发展质量持续提升。三大收入同步增长,2018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9%,高于全国0.2个百分点,其中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快于城镇居民0.9个百分点;企业利润增速加快,2018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增长24.5%;财政收入质量提升,税收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70.6%,同比提高2.2个百分点。
五是新动能显著增强。新产业较快增长,2018年高新技术制造业、战略性新兴制造业增加值增速分别高于全省规模以上工业4.0、5.0个百分点,占规上工业比重同比分别提高4.0、3.3个百分点;新业态蓬勃发展,2018年网上零售额增长31.3%,高于全国7.4个百分点,快递业务总量增长42.1%,增速同比提高14.1个百分点;2018年新登记企业增长14.9%,日均新登记企业940户;新产品新成果快速增长,锂离子电池、新能源汽车、生物基化学纤维、服务机器人产量高速增长,专利数量快速增长,2018年全省专利授权量增长48.6%。
香港卫视记者:赵局长,你好,我是香港卫视的记者,刚才你提到2019年全省经济仍将保持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同时,经济发展中机遇与挑战并存,你能否具体的分析一下全省经济发展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
赵德友:感谢香港卫视记者朋友的提问,要想判断2019年的经济运行走势,我们要从河南面临的内外部机遇和挑战来综合分析。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当前河南经济发展面临哪些机遇。
从外部看,世界经济延续复苏态势,主要经济体市场需求均保持增长,国际机构对2019年全球经济增长的预测仍高于2008-2017年危机期间年均3.33%的增长水平。全国经济保持稳定增长的韧性增强。从2015年三季度到2018年底,全国GDP季度累计增速持续稳定在6.4-6.9%的区间。
从河南自身看,支撑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因素和有利条件依然较多。一是宏观政策更加有力有效。2018年上半年就已清醒认识到下半年形势的严峻性,出台政策更加具有前瞻性和灵活性,在防止经济趋势性下滑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有力地促进了全省经济的平稳健康发展。
二是基础支撑条件更加巩固。 “一带一路”、中部崛起、航空港区、自贸区、自创区、中原城市群等国家层面战略机遇叠加,为河南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支撑;米字形高速铁路网逐渐形成,郑州机场三期加快建设,“铁公机”联动,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更加完善;跨境电商快速发展,内陆省份功能性口岸最多,“无中生有”打造出空陆海网四条丝绸之路,对外开放的载体更加完备,“买全球、卖全球”的优势不断强化。
三是复杂的形势下仍蕴藏着新的机遇。2019年国家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实施更大规模减税降费,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松紧适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这均有利于缓解企业融资难题,激发居民消费潜力;贸易摩擦可能导致部分行业重新洗牌,如果我省企业加快技术改造,加大国际国内市场开拓力度,抢占市场份额,危中寻机就有可能变危为机;沿海地区工业增速回落,全省外出务工农民工可能出现回流,如果我们应对得当,大力支持鼓励一部分有条件的返乡农民工创业,就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吸纳就业、扩大消费、降低影响的作用。
其次,我们再分析一下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从外部看,受全球范围贸易摩擦加剧、主要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收紧、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升温等影响,世界经济增长动能和市场信心减弱,下行风险增大,我国发展面临的外部环境更加严峻复杂。
外部环境变化和自身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等内外部不利因素交织叠加,全省经济下行压力进一步增大。一是产业转型升级问题更加突出。作为能源原材料大省,我省制造业低端产能过剩与高端供给不足并存,创新能力薄弱与传统产业依赖并存,生产方式粗放与环境约束增强并存。近两年受煤炭、钢铁等能源原材料价格回升的带动,高耗能工业和传统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不降反升,2018年同比分别提高1.9个、2.4个百分点。
二是内需放缓态势明显,短期内加大了经济下行压力。从投资来看,投资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缺乏有力支撑。新开工项目支撑不足,2018年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同比下降26.6%,其中亿元及以上项目计划总投资下降21.3%;资金约束依然明显,2018年投资实际到位资金中国内贷款同比下降12.3%,企业自筹资金占比达73.6%;建材价格大幅上涨且货源紧张,不仅推升企业生产成本,停工待料还会影响施工进度。
从消费来看,消费品市场缺乏新的消费热点,消费增速回落较多。2018年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中,占比较高的汽车、粮油食品以及家用电器类商品零售额增速均出现2个百分点以上的回落,特别是占比1/3的汽车类零售额增速回落8.6个百分点。三是实体经济生产经营困难增多。实体企业劳动力、能源原材料及辅料、环保的显性和隐性投入等各种成本增加较多,市场竞争力仍旧偏低。
总的来看,河南近年来谋划实施的一大批打基础管长远增后劲的政策措施效果在持续显现,支撑经济平稳运行的有利因素仍比较多,但在外部需求减弱、竞争加剧,实体经济各种成本趋于上升压缩企业利润空间,全省长期积累的结构性问题与深层次矛盾愈发突出,经济下行压力也在明显增大。2019年宏观经济仍将呈现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继续向高质量发展方向迈进,但增速可能稳中趋缓。
记者:赵局长,你好,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年初河南省委十届八次全会提出,“要对标对表高质量发展要求,聚焦主要矛盾,推动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新突破”。赵局长,你能否介绍一下近年来河南省在推进高质量发展方面具备了哪些基础?
赵德友: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党的十八大以来,河南全省始终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综合实力不断提升,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协调性、包容性、可持续性显著增强,全省经济在量的稳定增长中实现质的大幅提升,为转向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全省供需结构更加匹配,主要表现有:一是供给规模稳定扩大。全省GDP分别于2013、2016年迈上3万亿和4万亿两个新台阶,2018年达到4.8万亿元,稳居全国第5位,经济大省地位愈加巩固;发展的稳定性显著增强,新常态以来GDP增速年度之间回落的幅度总体呈收窄态势,由2008年的2.6个百分点逐渐缩小到2018年的0.2个百分点。二是供给结构持续优化。经济增长由第二产业拉动向二三产业协同拉动转变。强力推动第三产业发展的政策效应逐步显现,第三产业“领跑”全省经济增长,2013-2018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9.9%,高于GDP年均增速1.6个百分点;自2015年上半年以来,服务业增加值增速超过工业,第三产业逐渐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三是供给体系质量得到提升。2013年以来全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在1200亿斤以上,粮食总产量约占全国的十分之一,稳居全国前两位,夏粮产量占全国的四分之一,稳居全国第一位,能够确保国家粮食生产安全;同时通过调整农作物种植结构,以“四优四化”建设为主线的农业供给侧改革取得初步成效。2013-2018年五大主导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分别高于规模以上工业2.6个、5.9个、10.2个百分点。物流、金融、健康养老、文化旅游等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四是消费水平逐步升级。全省消费品市场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态势,2015年最终消费支出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超过50%,2017年达到59.8%,比2012年提高10.7个百分点,经济增长由投资拉动向投资、消费和出口协同拉动转变。2015-2018年,网上零售额年均增长41.5%,高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0个百分点。共享经济广泛渗透,跨境电商、智能家庭、在线医疗等新服务和消费模式逐步深入。
第二个方面,一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主要表现有:一是 “放管服”改革逐步深化。“一网通办”前提下“最多跑一次”改革全面提速,省市县审批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均达到90%以上。二是国有企业改革不断推进。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深入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处置“僵尸企业”1124家;2018年规模以上工业及国有控股企业利润大幅增长,“三煤一钢”全部实现盈利。三是投融资体制改革逐步深入。大力推广投资项目告知承诺、容缺办理、多评合一等模式,投资项目审批事项由113项精简到59项,中原股权交易中心挂牌企业突破4500家。四是税费改革取得积极成效。营改增试点全面推开,省级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全面取消。五是医疗体制改革逐步展开。县域综合医改试点开始深化,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全面推开,分级诊疗、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等试点启动实施。
第三个方面,全省生产效率不断提升,节能降耗取得积极进展,主要表现有:一是科技创新能力稳步提高。2017年,全省R&D经费投入是2012年的1.87倍,占GDP比重1.31%,比2012年提高0.26个百分点。以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引领,大力培育创新引领型企业、人才、平台和机构,截至2017年末国家级创新平台达151家,实现省辖市全覆盖,科技型中小企业突破1.6万家。创新型龙头企业数量从2016年的30家增加到2017年的100家。二是人力资本不断积累。随着职教攻坚工程和全民技能振兴工程深入实施,2017年末高技能人才达179.4万人。企业家和知识型技能型劳动者数量和素质不断提升,全省劳动生产率较快提高,2017年全员劳动生产率66037元/人•年,是2012年的1.39倍。三是节能降耗成效显著。企业持续加大产品节能改造和技术装备升级力度,降低主要耗能产品单位能耗,全省能源利用效率整体提升,2017年全省单位GDP能耗同比下降7.9%,2018年前三季度下降4.39%。大气污染治理效果明显,空气质量显著提升。
第四个方面,收入分配制度不断完善,效率与公平兼顾,主要表现有:一是三大收入同步增长。2018年,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分别增长8.9%、10.5%,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增长24.5%,均保持较快增长态势。二是脱贫攻坚成效显著。2018年末全省贫困发生率1.21%,比2012年降低约8个百分点。兰考县、滑县、舞阳县、新县、沈丘县、新蔡县成功实现脱贫摘帽。三是就业保持稳定。2013-2017年城镇新增就业每年均保持在140万人以上,2018年新增139.24万人。2018年末,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总量达到2995万人,返乡下乡创业人员总量124万人,累计带动就业778万人。四是民生保障水平逐步提高。2018年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77.2%,比2012年提高4.9个百分点。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职业人群工伤保险制度实现全覆盖;率先在全国实现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全覆盖和省级统筹、即时结报,年度最高支付限额达到40万元。
第五个方面,经济循环渠道更加通畅,主要表现有:一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更加有效。2018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63867.6亿元,贷款余额47834.8亿元,分别是2012年末的2.0、2.4倍;融资规模增量5943亿元,居全国第7位、中部地区首位,占全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的27.4%。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本外币贷款增量4985亿元,占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的83.9%,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8个百分点。二是房地产市场发展更趋稳定。全省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加快农民工市民化进程,提高棚户区改造货币化安置比例,全省商品房待售面积自2016年7月末以来持续下降,2017年末同比下降16.2%,2018年末同比下降1.6%。据住建部门监测,2018年11月末全省商品住宅去化周期为9个月,去化周期总体保持稳定。
肖咸鸣:感谢赵局长对记者朋友所提问题的精彩回答。由于时间关系,今天的提问就到这里,如果记者朋友还有其他问题需要了解的,发布会结束之后,可以与省统计局联系进行采访。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