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精致”如何掏空年轻人?

2019年06月10日17:05

来源:成都商报

  小家电,非戴森不用;赏樱花,非日本不“刷”;吃面包,非“全麦”不碰;选服装,非“设计款”不穿……随着物质条件的改善,民众对精致生活的追求渐趋热切。然而,当下一些年轻人超越自身实际,过度追逐所谓“品质生活”掩盖下的预消费、高消费,无孔不入的“精致”透支钱包,掏空身心,侵蚀灵魂。

  昨晚,人民日报官微发表评论称,精致,不全是物质堆砌出来的。活得精致,往往不是体现在消费高端,而是体现在精神高贵;不是体现在锦衣玉食,而是体现在心灵丰盈。与其奔波于物质搭配的圈子里,徜徉于别人的眼光中,不如使人生更有价值。

  社交媒体上“虚假的你”

  奢侈品、华服美妆、名表豪车……

  赏樱花,一定要去日本

  吃面包,一定要“全麦”……

  现实生活中“真实的你”

  房贷、车贷、信用卡……

  月薪数千,每月信用卡仅还最低还款额

  拆东墙补西墙,欠债累累……

  精致人设

  朋友圈里岁月静好,现实却乱成一团糟

  “精致的伪装主义者”暴露出的是人性的虚荣和社会风气的浮泛。调查显示,我国90后在借贷市场中占比达49.31%,位居亚洲同龄人首位。数据暴露出当下部分年轻人“面子”凌驾于“票子”之上的尴尬现实

  心理分析

  “假装合群”症状,独生子女的孤独感

  在许多年轻人的意识中,不合群等同于异类,一些人陷入一种“假装合群”的症状里,并为此重金“买单”。此外,“假精致”还与这一代年轻人的内心孤独有关。很多90后是独生子女,他们更愿意为满足内心感受而任性一回

  得不偿失

  要通过奋斗和拼搏,创造真正的精致生活

  真实和精致从来不存在矛盾。生活中,有仪式感并不是坏事,但为了不切实际的“假精致”,让自己焦头烂额,甚至陷入“隐形贫困”,得不偿失。年轻人要通过奋斗和拼搏,为未来创造真正的精致生活

  A

  人前“调性” 人后入不敷出

  28岁的南京青年徐飞在文化传媒行业工作,最近分期付款把开了不到1年的国产车“升级”成30多万元的奥迪。拉风的背后,是信用卡上6位数的欠款。从父母那里“哄”来换车首款后,徐飞不足7000元的月薪,除掉吃穿用度,仅支撑每月最低还款额,都显得捉襟见肘。“好歹也是文化人,那破车要不换,开出去多跌份!”

  而立之年的王玲来自苏北小城,在苏州一家外贸企业上班,月薪近6000元。为在外人面前显得有品位,她和同事常常在公司附近的日式料理店享用六七十元一份的商务套餐,下午还要来一杯星巴克咖啡或是点一份手工蛋糕。算下来,工作日仅午餐和下午茶,就要花费100多元。“房租2500元,加上日用品、朋友聚会、礼金等,入不敷出。”王玲说,拆东墙补西墙,眼下欠款7万多元。“不太在意,因为刷卡,金钱流失的感觉没有那么强烈。再说,找最优角度发个朋友圈,就完全可以抵消花钱的痛感。”

  穿越“格调高雅”的社交媒体,现实生活的凌乱迫在眼前。

  网络讽喻短片《虚假的你》,展现的正是“社交媒体上的你”和“现实中的你”的巨大反差:

  ——社交媒体上的你戴着骑行头盔,宛如一个户外运动爱好者,而真实的你开着车,看到户外风光急忙拿出头盔;

  ——社交媒体上整洁的工位、键盘、水杯、装订机……而真实的场景常常是键盘旁放着咬了一半的苹果、吃完未扔的外卖盒子、杂乱的笔筒;

  ——社交媒体上和谐欢乐4人聚餐,而事实是你们刚落座就各自埋头玩手机,叫服务员帮忙拍完合照,转头又各自沉浸在手机里……

  身边这种情况比比皆是。一位男网友说,毕业时帮女同学搬东西,见到女生宿舍真实的一面,有点震惊。在苏南某城市工作的姑娘周洁,朋友圈几乎都是白衣飘飘的“小仙女”模样,时不时还要晒晒先锋话剧和草地音乐节。当记者走进她租住的小屋才发现,一间30多平方米的单身公寓内,脏衣服、脏鞋子七零八落,她的日常饮食就是碳酸饮料、方便面。

  “树立精致‘人设’,每月5000元收入怎么够花,只能人前‘调性’人后‘尿性’。”她说。

  B

  “面子”凌驾于“票子”之上的尴尬

  朋友圈里岁月静好,现实却乱成一团糟。为什么越来越多年轻人披上了“假精致”的华丽外套?“精致的伪装主义者”看似荒诞,暴露出的则是人性的虚荣和社会风气的浮泛。

  融360消费调查显示,我国90后在借贷市场中占比高达49.31%,位居亚洲同龄人首位。而其中有28.57%的人使用消费贷款,是为了偿还其他贷款。数据暴露出当下部分年轻人“面子”凌驾于“票子”之上的尴尬现实。一位资深刑警告诉记者,从近期办理的多起“校园贷”案件中发现了一个奇特现象:许多“校园贷”受害者,特别是女生,往往因为要购买一台iPad,或是要做一个微整形手术,而在“校园贷”中越陷越深。“在她们眼中,iPad是精致生活的象征,是在公众面前炫耀的资本。”

  此外,在当下许多年轻人的意识中,不合群意味着不好相处,等同于异类,一些人因而陷入一种“假装合群”的症状里,并为“伪合群”重金“买单”。

  “看到同事都那么精致,如果我不假装一下,很可能会被他们排除在圈子外。”从河南来苏州务工的周超26岁,他说,同事中不少是本地人,家庭条件优越,如果不极力装点自己,很容易被排挤、被冷落。一位网友也表示,城市里人与人之间差距过大,最直接的反映就是收入。“接受不了同龄人比自己富的压力,除了‘假精致’,还能怎么办?”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陈默认为,“假精致”还与这一代年轻人的内心孤独有关。“现下的年轻一代,特别是90后,很多是独生子女,他们带着天生的孤独感来到这个世界。”陈默说,因此这一群体更愿意为满足内心感受而任性一回。

  C

  精致,不能依靠高消费来实现

  生活中,有仪式感并不是坏事,但为了不切实际的“假精致”,让自己焦头烂额,甚至陷入“隐形贫困”,得不偿失。

  一位心理学家表示,要有崭新的价值判断,改变物质比素质重要的观点。“物质只是一时的,素质才是常伴一生的,我们没有必要为了一时的虚荣心而打肿脸充胖子。”同时,客观评价自己,正确认识自己的能力和水平,不要揠苗助长,过早消费能力之外的东西。

  做真实的自己尤其可贵。一位观察人士说: “年轻人在追求精致前,可以先问问自己,是否具备这样的能力,然后再评估一下追求这样的精致能为自己带来什么。理性对待每一分钱的花销,放弃一些‘看起来很美’的消费,才是真实的开始。”

  其实,真实和精致从来不存在矛盾。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研究员李银河曾说过,精致的生活首先是清醒的,不是懵懂的,即意识到自身是存在的;其次是平和的,不是不安的;再次是喜乐的,不是痛苦的。因此,精致不能依靠高消费来实现,而是意识到自身的存在和价值,是一种严要求、不将就的生活态度。作家林徽因曾有过一段颠沛流离的生活,住在偏僻简陋的屋子里,她却坚持去旧货店淘来老家具和旧书;在木凳上铺些许饰布,为陶制土罐插上大把野花……

  年轻人要通过奋斗和拼搏,为未来创造真正的精致生活。在现阶段,穿着熨烫平整的白衬衣、帆布鞋,面带微笑迎接每一天,同样是浪漫而精致的。

  视角

  “假精致”背后

  消费主义陷阱,有请莫入!

  实际上,藏在“假精致”背后的,除了年轻人心理层面上的“假装合群”症状与孤独感,还有一个“有请莫入”的陷阱——消费主义陷阱。

  以物质为衡量标准的“假精致”大行其道,背后不止是人们对于“物”的追求。在《消费社会》一书中,法国社会学家让·鲍德里亚指出,人们购买物品不止是“当作工具来使用”,同时也是“当作舒适和优越等要素来耍弄”。在朋友圈晒出刚买的大牌口红,想传达的不是“我买了一个商品”,而是“我有消费名牌口红的经济实力”。即使买这支口红攒了很久的钱,抑或分期购入,都不重要。

  《2017年轻人消费生活报告》显示,在中国近1.7亿90后群体中,开通花呗的人数超过4500万。即平均每4个90后就有1个使用花呗,而在购买手机时,76%的年轻用户会选择分期付款。

  如果说通过物质得到满足感,是“假精致”盛行的内在原因。那商家、媒体传达的“物质至上”概念,就是那个推波助澜的“帮凶”。文化学研究者弗雷德里克·詹姆逊认为,大众传媒和消费主义文化,正在当下相互利用。电视上铺天盖地的广告、影视剧,都在告诉大众,“女人就该对自己好一点”“做男人要舍得花钱”……奢侈品因此不断被吹捧和追逐,且逐渐低龄化。2017年的一项调查显示,“千禧一代”(在跨入21世纪后达到成年年龄的一代人)购买奢侈品的平均次数达到8次。93%的人都有购买更多奢侈品的打算。

  商家为迎合消费者对“仪式感”的追求,更是煞费苦心。各种节日礼盒,被赋予意义的纪念版套装、限量版商品……这一切,都被打上“仪式感”的标签。人们沉浸其中,以为这一切都是自愿购买,实际上受到了外界的深刻影响。有学者指出,商品和商品之间存在一条“暗示意义链”。当你买了一部新款手机时,就会被暗示需要一副高级耳机搭配,紧接着又会被暗示一个配套音响……消费就是这样,永无止境。盲目地以此指导生活,很可能掉进物质的深渊。以物质和外在作为标准,不会有尽头。内心真正充实丰富的人,即使脱离了物质,也可以过得美好。放下外在的物质焦虑,真正的精致,取决于你由内而外的努力。

  快评

  真正的“精致”是什么样的?

  什么叫“假精致”?最直观的特点大概就是,外在雅致、表象光鲜,可这其实是为了看着精致而扮得精致。精致的表象下,是有些人私人生活中很少拿来示人的邋遢、做作和欠债。

  追求有质感的生活本无可厚非,实现跨越式的消费升级也是个人权利,将生活品质的追求跟“精致”的标准对标,似乎也不应指责。问题是,如果所谓的精致只是“社交软件”裹挟下的假面表演,那难免因“装”而伪。装得再像,也改变不了现实里的“糙”,还会被“装精致”付出的高昂成本拉低生活品质。

  “面具戴久了,就会忘记真实的自己”。年轻人如果沉浸于“假精致”带来的虚妄满足感,很容易陷入其中、迷失自我。如果对精致的认知止于外部的光鲜,将“精致”肤浅地定义为晒风景照、晒咖啡馆、晒奢侈品、晒时尚穿着……晒晒晒,那只会坠入“假精致”的囚笼,非但失去自我认知的坐标,还会为其所累、受其所害。

  所有硬撑出来的“假精致”,都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锦衣玉食,可颐其形”,但维护这层形象的成本极为高昂。因为“假精致”往往意味着对自我消费能力的揠苗助长,对工资卡的洗劫。套用一个流行的句式就是,出来“假精致”,迟早是要还的。到头来,这些“假精致人士”经常长期赤字,“月光”之余还得靠借钱度日。

  与“假精致”对应的消费观,看起来是前卫的超前消费,实则是虚荣消费。美国经济学家凡勃伦在著作《有闲阶级论》中说,通常来说,商品价格上涨会导致需求的降低,但在某些商品上却存在着价格上涨反而导致需求增加的现象。这也就是“凡勃伦效应”,支撑这种景象的重要动力就是虚荣消费。用法国社会学家让·鲍德里亚的话来说,购买这类物品不只是“当作工具来使用”,同时也是“当作舒适和优越等要素来耍弄”。

  被那些时尚类营销牵着鼻子走、凭着“勒紧裤带也要虚荣消费”撑起的精致,注定跟真正的精致背道而驰。精致的基本要求与其说是精美妆容,不如说是雍容;与其说是取决于物质,不如说是取决于生活态度。活得精致,也理应是发于心、溢于行,或者说由内到外自然而然的精致,而不是精心凹出看起来“精致”的造型。

  这样不流于俗套的精致,才是真实而自在的,它不会肤浅地认为,只买贵的、只用大品牌、只晒最光鲜便变得高雅,而是在举手投足间显现出那种让人舒服的气质和魅力。有些人素面朝天,也比那些浓妆艳抹者要精致,他们没有心为形役,没有被物质追求绑架,而是对精致有更高层次的理解,在内就是清醒地体认自己,追寻内心的自洽感,在外则是保持自己独特的仪式感,对生活保有一份热爱与敬惜。

  拒绝“假精致”,不被物欲俘获,不为取悦而“装扮”,人格独立而坚,内心平静但强大,“精致”就不会只是拼命够却够不着的外在标签,而是自内而外散发的气质画像。


编辑:申久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