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季度信托业呈现三大积极变化

2019年09月18日09:45

来源:金融时报

  中国信托业协会发布的“2019年第2季度信托公司业务数据”的各项指标表明,今年二季度信托资产规模呈现降中趋稳,业务结构不断优化,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稳中变强。

  北京大学国家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金李认为,信托行业较好地把握了发展的节奏和力度,适时调整发展重点,实现了降中趋稳、提质增效的整体效果。

  从信托资产来源看,单一信托占比平稳下降,体现信托公司主动管理能力的集合信托占比平稳上升,一升一降的对比显示了信托业取得的“提质”进展。从信托资金来源来看,截至2019年二季度末,单一资金信托占比为40.97%,较2019年一季度末下降1.33个百分点;集合资金信托占比为43.57%,较2019年一季度末上升1.47个百分点;管理财产类信托占比为15.46%,较2019年一季度末下降0.13个百分点。在当前去通道、去嵌套的严监管氛围下,传统银信合作通道业务规模仍在收缩,更加考验信托公司主动管理能力的集合资金信托占比不断提高,与单一资金信托占比平分秋色甚至略有超出。近年来,信托公司普遍加强财富渠道建设,注重主动管理能力培养,集合资金信托占比有望进一步提升。

  信托业日益提高防控金融风险意识,在主动收缩业务规模的前提下,人均利润和平均年化综合信托报酬率同比提升,这反映了行业“增效”的努力。数据显示,2019年第2季度,信托业实现经营收入292.37亿元,同比增长8.30%;利润总额为189.99亿元,同比下降1.24%,增速较前季度明显回落。从人均创利来看,2019年第2季度人均利润137.20万元,较2018年第2季度增长5.13%;从信托报酬率来看,2019年第2季度平均年化综合信托报酬率0.54%,较去年明显提高。金李分析认为,一方面,信托公司加强公司治理,提升信息化水平,精简中后台人员,优化内部管理流程,不断向精细化与智能化靠拢,行业人均创利有望逐渐提高;另一方面,“资管新规”落地后,通道与多层嵌套业务不断清理与压缩,信托公司主动管理业务增加,业务结构不断调整,带动信托报酬率回升。

  服务实体经济成为行业共识,流向工商企业的资金占比稳中有升,流向金融机构和证券市场的资金则稳中有降。近年来,信托公司积极响应国家要求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号召,加大对民营企业、中小微企业、科创企业尤其是战略新兴领域的支持力度。从具体投向上看,自2012年二季度以来,工商企业始终处于信托资金投向的第一大领域。截至2019年二季度末,投向工商企业的信托资金余额5.61万亿元,较2018年二季度末下降5.68%,占比29.46%,较2019年一季度末微降0.34个百分点。投向金融机构的信托资金余额2.85万亿元,较2018年二季度末减少17.22%,占比14.96%,较2019年一季度末下降0.41个百分点。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自2017年一季度以来,流向金融机构的信托资金占比呈现逐步下降趋势。金李表示,这主要是因为资管新规推出以来,监管部门加大对金融同业业务的整治力度,限制或禁止通道与多层嵌套的监管套利行为。伴随各项监管制度日趋完善,银信合作、信保合作等金融同业业务将更加规范。

  除了上述三大积极变化,信托行业现存的风险也不容忽视。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二季度末,信托行业风险项目1100个,规模为3474.39亿元,信托资产风险率为1.54%,较2019年一季度末上升0.28个百分点。不久前,北京银保监局同一天公布两张罚单,直指辖区内两家龙头信托公司违规开展房地产业务。业内人士认为,在金融“去杠杆、强监管”政策下,信托公司应更加注重业务的合规管理和风险控制。如果前期展业过于激进,信用下沉较大,就会导致逾期甚至违约事件增多。

  今年下半年,宏观经济政策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紧紧围绕“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字方针,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水平。在此背景下,信托公司如何把握长期大势,做好自己的事?

  云南信托近期的一份研报表明,行业68家信托公司正根据不同的定位,实施差异化的战略。比如行业头部公司聚焦提升综合金融服务能力;行业中游公司业务关注面收窄,侧重点依托不同资源禀赋各不相同;下游公司则更加关注具体领域及具体业务。雪松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张劲日前接受媒体采访时也直言: “目前信托业头部已经确立,不管是市场占有率还是人才、资金等各方面,想要突破头部企业非常困难。既然产业背景是雪松的核心竞争力,那就要从产业的方向发力,通过供应链金融和产业链金融这两个优势发力,雪松信托就有机会异军突起,实现头部突围。”

编辑:申久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