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银行:供应链金融仍处在初始阶段 中小银行应抱团取暖

2019年10月19日19:29

来源:大河网

大河网讯 10月19日上午,2019第四届中国物流与供应链金融峰会暨第三届中国商贸物流银行联盟峰会在郑州举行。活动由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郑州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物流与供应链金融分会、郑州银行承办。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长何黎明、郑州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李兵、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司长徐亚华、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物流与供应链金融分会秘书长张炜,以及中国商贸物流银行联盟主席、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郑州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天宇,郑州银行党委副书记、行长申学清等领导嘉宾出席。

联盟:共同打造银企协同创新平台

2018年4月,郑州银行在北京发起成立“中国商贸物流银行联盟”,联盟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共赢”的原则,共同扛起商贸物流企业与银行业融合发展的大旗,实现信息流、商流、物流、资金流的“四流合一”。联盟目前已成功举办北京及郑州两次高峰论坛,发布两期《中国商贸物流银行白皮书》,发展金融机构、类金融机构、行业龙头企业等39家会员单位。

王天宇在致辞中说,2019年是中小银行形势空前严峻的一年,个别城商行被托管、个别农商行风险集中爆发,中小银行融资环境、信用环境受到较大影响,面临严峻挑战。我们在这个背景下召开商贸物流银行联盟大会,就是依靠联盟的力量,团结互助、抱团取暖,共商合作、共克时艰。

创新、融合、赋能、共赢是本次联盟的主题,这也是今后联盟的发展方向。王天宇谈到,商贸物流银行联盟有银行、电商平台、行业龙头,汇聚了金融、商贸、物流领域的领军企业,今后将共同打造银企协同创新平台,免费为联盟成员提供金融科技服务;深入拓展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物联网在商贸金融的应用,加速金融科技赋能,创新商业模式和业态,发挥联盟成员互补优势,加快信息流、商流、物流、资金流“四流合一”,融合发展、互利共赢。

对于联盟未来发展,王天宇表示,经过一年多的积累发展,商贸物流银行联盟运作机制不断成熟,联盟成员日益壮大,郑州银行“五朵云”平台完成上线。万事俱备,下一步就是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让联盟真正发挥作用,给大家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

郑州银行:搭建“五朵云”平台 构建银企信息互通桥梁

郑州银行是全国首家A+H股上市城商行,商贸物流银行是郑州银行深耕郑州、依托河南、面向全国开展特色化经营的重要战略,是郑州银行三大特色化发展战略之一。

其致力于成为企业融资的提供者、业务痛点的解决者和行业资源的整合者,以互联网技术为载体将线上线下业务结合,提供丰富的交易银行产品,搭建“云融资”、“云交易”、“云服务”、“云物流”、“云商”五朵云平台,构建银企信息互通桥梁,更快、更好、更方便地为客户提供综合化服务,形成郑州银行核心特色品牌。

郑州银行作为中国商贸物流银行联盟的发起者,把所有联盟成员再次召集在一起,富有非常深远的意义,肩负着巨大的责任。

郑州市政府副秘书长李兵在致辞中表示,要扩大对外交流,就要聚焦商贸物流、科技创新等领域,策划承办一批在国际国内有影响力的重大经贸活动,不断提升郑州知名度、影响力。郑州市将全力支持商贸物流银行联盟建设,为联盟成员提供优良的营商环境。与此同时,我们也衷心希望通过本次峰会进一步推动各联盟单位在郑州市民营企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民生改善等各领域深化合作,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现状:供应链金融仍处在初始阶段

今年以来,国务院、银保监会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 施,大力提倡发展供应链金融,支持中小企业融资。供应链金融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城商行、农商行等中小银行正在回归本源、聚焦主业,服务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和“三农”小微。如何抓住供应链金融的发展机遇,实现自身发展和服务中小的双赢,是中小银行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申学清在会上发表题为《供应链金融——中小银行服务中小企业模式思考》的主旨演讲,并结合郑州银行在供应链金融的实践和探索,同与会者分享经验。

申学清表示,中小银行发展供应链金融仍处在初始阶段,仍需要不断完善和优化,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区域性限制。中小银行多为地方性银行,除少数外,大部分不能跨区域设立机构。而供应链核心企业及其上下游大多遍布全国。单靠一家银行,较难把控异地业务风险,也很难为全链条企业提供优质服务。因此,传统供应链金融对中小银行很不友好。

二是难以满足个性化需求。当前大多数供应链金融平台,提供面向所有行业的产品,缺少针对行业的个性化细分产品,难以满足不同行业、不同企业的差异化需求。

三是产品同质化易导致价格战。核心企业是发展供应链金融的关键,也是稀缺资源。当前各家银行依托核心企业推出的供应链金融平台及产品具有相似性,其中部分大型银行资金成本低、授信利率低,中小银行不具备利率竞争优势,对业务开展不利。

四是对科技水平要求较高。相比于五大行和全国性商业银行,城商行科技实力普遍薄弱,难以独立开发出供应链金融平台,需要从外部购买技术,这不利于打造区别于其他银行的核心科技竞争力,且系统出现问题或客户有需求时不能及时解决和优化;同时供应链金融平台需要每年更新和迭代,对中小银行的科技实力要求很高。

发展建议:中小银行应抱团取暖

基于郑州银行自身的有效实践,申学清对于中小银行发展供应链金融给出了三条对策建议。

一是加强信息交流,增进中小银行抱团取暖。

当前,中小银行的发展环境严峻复杂,更应该抱团取暖、共渡难关。中小银行在本地区域有经营优势、客户优势和人脉优势,应借助各种平台和机会,加强信息交流,加强业务合作,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在联盟框架下,通过共享在供应链金融领 域的先进理念、模式、经验,互相提供异地结算、尽调等服务,有效扩大中小银行业务区域。

二是提高风控能力,规范业务发展。

供应链金融风险具有较 强的专业性,传统的风控手段很难识别和控制。中小银行应该建立基于供应链金融的风险管理体系与机制,包括全行风险偏好、信用政策、分行业授信指引、1+N模式下的分行业授信模型、贷后管理机制;提高数据应用能力,建立组合风控模型,通过数据分析,为企业精准画像,判断中小企业的风险敞口,实现基于数据流的全流程风险管理,提高专业化风控能力。

三是发挥供应链主体专业特长,加强合作组织互动交流。

供应链金融是一个生态体系,参与主体不仅包括金融机构、核心企业及其上下游,也涵盖类金融机构、科技金融公司、行业平行电商及第三方服务公司等,各主体应发挥各自在该领域内的专业特长和业务优势,通过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共同推进供应链金融服务创新和可持续发展。同时,各类供应链金融组织及联盟之间也应加强共商、共建与合作,在纵向提供服务的同时,进一步加强横向赋能和资源共享,提升供应链生态圈的覆盖广度和深度,实现多方共赢。

峰会还正式发布了《中国物流与供应链金融发展报告(2019)》和《中国商贸物流银行研究暨行业发展报告(2019)》,全面展现我国物流与供应链金融创新发展成果。(吴华丹)


编辑:申久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