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一季度货币报告:如何看待全球经济和中国经济?

2020年05月14日09:55

来源:大河报·大河财立方

  大河报·大河财立方记者 徐兵

  2020年开年,黑天鹅不断袭扰,金融市场跌宕起伏,全球多国货币“大放水”。而中国经济怎样,货币政策又是如何调整的,更是备受市场关注。

  5月10日,央行发布《2020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对当下经济金融形势以及货币政策等作了阐述。

  《报告》认为,当前国际疫情持续蔓延,世界经济步入衰退,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显著增多,未来要关注四大风险。我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趋势虽然没有改变,但未来经济也面临着四大挑战。 在货币政策方面,《报告》认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更加灵活适度,根据疫情防控和经济形势的阶段性变化,把握好政策力度、重点和节奏。加强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支持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微企业渡过难关。

  2020年全球经济衰退已成定局

  关注四大风险

  《报告》认为,2020年全球经济陷入衰退已成定局。《报告》从经济增速和失业角度指出,发达经济体增速面临下跌,如美国的高失业率、欧元区的经济下滑程度可能超出想象以及日本也处于衰退边缘等。同时,《报告》指出,新兴市场经济体的经济增长将集体面临收缩。例如,4月中旬IMF判断全球和新兴市场经济体2020年的经济增速分别为-3%和-1%。

  此外,《报告》明确未来应关注四大风险,具体如下:

  一是新冠肺炎疫情快速蔓延,全球经济遭遇供需双侧冲击,短期已滑入衰退轨道。从供给看,疫情已覆盖全球价值链的大部分重要节点,导致生产停滞、产业链中断。从需求看,疫情直接导致居民和企业收入下降,对疫情的恐惧和不确定性进一步打击市场信心,消费和投资萎缩。

  二是疫情走势尚不明朗、各国应对力度参差不齐,全球经济面临极大不确定性。尽管各国均已出台了一系列积极措施抗击疫情,但政策力度和实施效果存在差异,在目前仍缺乏强有力的国际协调背景下,疫情或在全球出现反复,可能引发经济社会运行的多次“暂停”和“重启”。

  三是局部金融风险加速积累,值得警惕。疫情冲击下,各国实体经济遭遇困难,企业部门、金融机构的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不断累积,如果有的国家反应迟钝、应对不当,可能导致金融风险与实体经济风险叠加共振。

  四是全球主要经济体宏观政策空间进一步压缩。全球主要央行的政策利率基本都在零附近,欧洲央行和日本央行早已进入负值区间。

  如何正确看待中国经济

  未来仍面临四大挑战

  《报告》指出,2020年第一季度,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但我国经济展现出巨大韧性,疫情防控向好态势进一步巩固,复工复产正在逐步接近或达到正常水平,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行业和重要产品稳定增长,基本民生得到较好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稳定。初步核算,第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下降6.8%,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4.9%。

  疫情对国内经济社会发展冲击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企业生产经营安排受到影响。春节假期延长、延迟复工减少了有效工作日,部分省市限制交通也影响了生产所需的人员和物资流动,有关损失已在一季度 GDP 增速中体现。

  二是需求面指标同比放缓。今年以来,零售、餐饮、旅游等消费支出明显下降,疫情还深刻影响了经济主体行为,特别是消费者可能较长时间减少到商场、影院等人员密集场所的消费。

  三是外部输入型风险将继续冲击国内经济。国际贸易受阻的状况短期难以改善,外需可能继续下降,进一步拉低我国经济增速。

  不过,《报告》认为,总的来看,我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高质量发展的基本面没有变化。一季度末,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已接近全面复工,全国多地餐饮、酒店等企业也陆续恢复营业,交通物流进一步恢复。3月份以来经济数据已有所好转。

  但与此同时,中国经济未来也面临四大挑战:

  一是全球疫情持续时间及负面影响可能超预期。欧美发达国家疫情仍然严重,重启经济的努力效果需要观察。

  二是主要经济体高度宽松的非常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效果和溢出效应需密切关注。

  三是国内经济仍面临较多挑战。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受疫情影响较大,居民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上升,产业链复工复产的协同配合有待增强,主要农副产品保供稳价需不断夯实。

  四是我国国际收支和跨境资金流动也存在不确定性。“一方面,主要经济体央行大幅放松货币政策,加之我国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领先,人民币资产较高的收益和相对的安全性可能吸引跨境资金流入。另一方面,外需持续走弱、投资者风险偏好下降也可能引起出口减少和跨境资金流出。”《报告》认为。

  谈及下一阶段如何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产生的冲击,《报告》指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更加灵活适度,把握好政策出台的力度、节奏和重点,处理好稳增长、保就业、调结构、防风险、控通胀的关系,保持M2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与名义 GDP 增速基本匹配并略高,以适度的货币增长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继续保持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弹性,多渠道做好稳预期工作。加强国际政策协调,有效防控国际疫情的影响。同时,坚持底线思维,对可能的外部风险保持高度警惕,前瞻性做好政策储备,促进国民经济稳健运行。

  附2020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大事时间线:

  1月6日,中国人民银行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不含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和汽车金融公司)。

  1月12日,中国人民银行签署遵守《全球外汇市场准则》的承诺声明,积极参与全球外汇市场建设与发展。

  1月15日,中国人民银行开展了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操作金额为3000亿元,利率为3.25%。

  1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面向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开展了2020年第一期央行票据互换(CBS)操作,费率为0.10%,操作量为60亿元,期限3个月。

  1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1年期LPR为4.15%,5年期以上LPR为4.8%。

  1月23日,中国人民银行开展了定向中期借贷便利(TMLF)操作,操作金额为2405亿元,利率为3.15%。

  1月31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关于发放专项再贷款支持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有关事项的通知》(银发〔2020〕28号),向主要全国性银行和湖北等10个重点省(市)的部分地方法人银行提供总计3000亿元低成本专项再贷款资金,支持抗疫保供。

  1月31日,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银保监会、证监会、外汇局印发《关于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通知》(银发〔2020〕29号),提出30条政策措施,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疫情防控工作,保障民生和支持实体经济稳定发展。

  2月4日,中国人民银行向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汇报2019年货币政策执行情况。

  2月7日,公开发布《中国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司关于疫情防控期间金融机构发行债券有关事宜的通知》,简化部分流程,为疫情期间金融机构发行债券以及发行疫情防控主题金融债券提供支持。

  2月7日,财政部、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民银行、审计署联合印发《关于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强化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资金支持的紧急通知》(财金〔2020〕5号),就强化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资金支持提出要求。

  2月10日,中国人民银行与埃及中央银行续签规模为180亿元人民币/410亿埃及镑的双边本币互换协议。

  2月13日,中国人民银行在香港成功发行300亿元人民币央行票据,其中3个月期央行票据200亿元,1年期央行票据100亿元,中标利率分别为2.55%和2.60%。

  2月14日,证监会、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联合印发《关于商业银行、保险机构参与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国债期货交易的公告》(证监会公告〔2020〕12号),允许符合条件的试点商业银行和具备投资管理能力的保险机构,按照依法合规、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的原则,参与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国债期货交易。

  2月17日,中国人民银行开展了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操作金额为2000亿元,利率为3.15%,较上期下降10BP。

  2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1年期LPR为4.05%,5年期以上LPR为4.75%。

  2月26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关于加大再贷款、再贴现支持力度促进有序复工复产的通知》(银发〔2020〕53号),增加再贷款再贴现专用额度5000亿元,同时,下调支农、支小再贷款利率25BP至2.5%,为企业有序复工复产提供低成本、普惠性的资金支持。

  2月28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关于运用支农再贷款专用额度支持扩大生猪养殖信贷投放的通知》(银发〔2020〕56号),安排支农再贷款专用额度200亿元,支持扩大生猪养殖信贷投放。

  2月28日,中国人民银行面向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开展了2020年第二期央行票据互换(CBS)操作,费率为0.10%,操作量为50亿元,期限3个月。

  2月28日起,中国国债正式纳入摩根大通全球新兴市场政府债券指数。

  3月16日,中国人民银行开展了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操作金额为1000亿元,利率为3.15%。

  3月16日,中国人民银行实施普惠金融定向降准,对普惠金融领域贷款占比考核达标银行给予0.5或1.5个百分点的存款准备金率优惠,并对此次考核中得到0.5个百分点存款准备金率优惠的股份制商业银行额外降准1个百分点。

  3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1年期LPR为4.05%,5年期以上LPR为4.75%。

  3月25日,中国人民银行面向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开展了2020年第三期央行票据互换(CBS)操作,费率为0.10%,操作量为50亿元,期限3个月。

  3月26日,中国人民银行在香港成功发行100亿元人民币央行票据,期限为6个月,中标利率为2.19%。

  3月26日,中国外汇市场指导委员会(CFXC)转发全球外汇市场委员会(GFXC)关于市场状况的声明,促进外汇市场专业、公平、高效、稳健运行。

编辑:申久燕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