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量增价降 风险底线如何守住?

2020年09月04日10:10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9月3日电 金融是经济的“晴雨表”。上半年,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叠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我国实体经济遇到较大冲击。作为实体经济的血脉,银行业如何在支持经济社会恢复发展的同时守住风险底线?

  刚刚披露完毕的上市银行半年报显示,今年上半年,银行业信贷风险有所上升,但基本保持稳定。面对未来的风险压力,未雨绸缪,备足弹药,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是各家银行的共同选择。

  不良贷款率是信贷风险状况的最直接体现。数据显示,上半年,工、农、中、建、交五大行的不良贷款率均出现小幅上升,分别较上年末上升0.07个、0.03个、0.05个、0.07个、0.21个百分点。

  股份制银行的不良贷款率有升有降。中信银行不良贷款率较上年末上升0.18个百分点,民生银行上升0.13个百分点。光大银行、招商银行等银行的不良贷款率略有下降。

  在各家银行高管看来,经济下行、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是资产质量承压的主要原因。

  “今年以来,受新冠肺炎疫情和经济下行影响,不少企业出现了经营困难,银行业从整体上资产质量面临一定压力。农行对贷款进行了严格认定和积极管理,努力实现了资产质量的基本稳定。”农行行长张青松表示。

  纵观各家银行半年报可以看出,上半年,公司类贷款中,批发零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制造业等行业不良贷款增加较多。个人贷款中,信用卡、个人消费贷款受疫情影响最为明显,不良贷款生成率有所上升。

  “上半年招行不良贷款增加了30.53亿元,这里面主要来自零售贷款,尤其是信用卡贷款。”招商银行行长田惠宇说。

  对于今后的信贷风险形势,多家银行高管表示,由于经济下行在金融领域的反映有一定时滞,加之宏观政策短期对冲效应等影响,不良贷款的暴露会出现一定延迟,仍面临一定的反弹压力。

  “有两类行业资产质量还存在较大不确定,一是餐饮、住宿、旅游等受疫情直接影响较大的行业;二是对外依存度较高、外部输入性风险突出的行业,比如出口占比较高的低端制造业。”张青松说。

  “阶段性延期还本付息会有效减轻企业的资金困难,但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延缓银行风险暴露。下半年,延期还本付息贷款对资产质量管控的压力可能会增大,但我们有信心保持这部分资产质量的可控和稳定。”工商银行行长谷澍表示。

  为应对未来的风险上升压力,各家银行一方面加快“清淤”,加大存量不良贷款的处置力度;一方面未雨绸缪,加大拨备计提力度,增厚“安全垫”。

  拨备覆盖率是衡量银行抵御风险能力的重要指标。上半年,多家银行拨备覆盖率较上年末有所上升。农行拨备覆盖率达284.97%,建行拨备覆盖率达223.47%,邮储银行、招商银行等拨备覆盖率超过400%,远超150%的监管红线。

  “上半年,我们不良贷款核销处置规模同比增长超过20%,拨备计提同比增长超过30%。光大银行将继续推动风险贷款有序出清,提升风险抵御的能力,预计今年全年拨备计提的规模、不良贷款核销处置的规模都会比去年同期有较大提升。”光大银行副行长姚仲友表示。

  优化信贷结构,既能确保信贷资金高效流入实体经济,也是防范风险的有效手段。多家银行表示,将按照国家政策导向和产业发展趋势,持续优化信贷资产结构,提升新准入信贷客户的质量,从源头上防控资产质量的风险。

  国家重大项目、制造业优质企业、新兴产业等是各家银行瞄准的信贷投放重点。

  “金融与实体经济是共生共荣的关系,服务实体经济既是银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也是防范系统性风险的根本保障。”张青松说。

编辑:申久燕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