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3月28日电
2020年,中国经济顶住重重压力,率先在全球实现“V”字反弹,给国际社会留下深刻印象。2021年第一季度即将接近尾声,从近期多方发布的经济预测看,外界对今年中国经济依然抱有较大的期待与信心。
国际机构纷纷看好中国经济
世界银行日前发布的《东亚与太平洋地区经济半年报》指出,随着全球经济逐步回暖,中国经济在2021年增长将更加强劲,预计将实现8.1%的增长。而其他大型经济体在危机中受创较深,预计将平均增长4.6%左右,略低于危机前增速。
无独有偶,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预计今年中国经济将增长8.1%,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中国经济增长预期可谓“一骑绝尘”;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也对中国经济投下了“信任票”,预计中国经济将增长7.8%,在绝大多数G20成员中保持明显领先优势。
国际信用评级机构惠誉将中国今年的GDP预测从8.0%上调至8.4%,并称中国是目前唯一开始使宏观经济政策设定正常化的主要经济体,经济表现整体好于预期。
基于中国经济在今年前两个月的强势表现,近期各大国际金融机构也纷纷上调对中国经济的预期。巴克莱预计中国经济将实现9.4%的增长,高于此前预期的8.4%;瑞银则将中国GDP增速从此前的8.2%调升至9%。
多方利好提升中国经济增长预期
中国经济频获国际机构青睐不是没有理由。多家国际机构一致认为,有效的疫情防控为中国经济营造了良好的宏观环境,是中国经济的恢复速度能始终走在世界前列的重要原因之一。
去年同期,受疫情困扰,中国经济活动一度严重受阻。但在疫情有效防控下,中国经济得以实现恢复性增长。据官方近期披露的数据,今年前两个月,中国工业、服务业、投资、消费等主要指标同比增速全线超过30%。多项亮眼指标也印证了中国经济稳中向好的态势。
中国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刘爱华日前表示,尽管今年来中国出现一些局部聚集性、散发性疫情,但得益于疫情防控措施有力,宏观政策实施有效,支撑经济稳定恢复的积极因素也在累积增多。
多家国际机构还指出,随着全球经济逐步复苏,全球需求回升也带动中国进出口快速增长。官方数据显示,今年1-2月份,中国对东盟出口额同比增长40%以上,对美国出口额增长70%以上;中国吸收外资、货物贸易进出口同比分别增长了31.5%和32.2%。
“信任票”不等于“高枕无忧”
尽管多家国际机构对中国经济投下“信任票”,但这并不意味中国经济就可以“高枕无忧”。
刘爱华提醒,刻下中国经济仍在恢复性增长过程中,还存在行业、领域间不平衡现象。例如,一些接触性、聚集性行业的消费和服务等指标尚未恢复到疫情前水平。
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杨伟民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亦指出,今年中国经济还处在疫情冲击的修复期,不能过于盲目乐观。一方面,海外疫情输入压力犹存;另一方面,国际上的流动性泛滥,使人民币汇率面临升值压力,或对中国出口企业造成影响等。
面对内外压力,多名学者与专家建议,中国要稳固当前经济发展势头,提升风险抵御能力。宏观政策上要避免出现“急转弯”,及时对经济薄弱环节精准施策,促进经济的均衡复苏。同时还要提高警惕,前瞻性做好应对各种内外部风险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