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讯 党的二十大强调“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基础,是构筑未来发展战略优势的重要支撑。”因此,制造业对实体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作用,是高质量发展的坚实根基。对县域来说,产业强则县域强,产业兴则人民富。制造业是县域经济的核心,是强县富民之本,是推动县域经济“成高原”的重要力量。
近年来,河南县域制造业发展态势总体良好,转型升级取得明显成效,形成了一批特色突出的产业集群,涌现了一批提质增效成效明显的优势企业,对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愈发凸显。当前,在经济下行压力下,县域制造业发展面临市场需求变化加剧、企业经营压力增加、科技创新基础薄弱等更加复杂的严峻挑战。在以高质量发展为首要任务的战略背景下,河南要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以科技支撑县域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各地要结合县域实际,立足产业基础、创新能力和资源禀赋,进一步明晰、培育、壮大制造业,推动制造业做大、做优、做强,全面提升制造业发展带来的经济、就业和税收效益,在全省一盘大棋与区域大合作中再梳理、再提升、再聚焦,探索以科技支撑的县域制造业转型方向和升级路径。
开展内生式创新,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从河南大部分地区看,县域制造业企业大多集中于产业链的生产制造环节,长期过度依赖成熟的技术输入和固化的工艺流程,往往缺乏自主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企业基层创新能力被弱化,并存在诸多局限性。因此,要在县域存量制造业企业中开展多轮科技创新动员活动,广泛调动企业围绕提升产品质量和提高生产效率开展技术研发、技术改造、中试等科技创新活动。积极落实河南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全覆盖工作部署,通过开展精准帮扶、提升改造、引入专业科技服务机构等措施在县域规上制造业企业范围内普及科技研发项目。在县域龙头企业、骨干企业、大型企业的示范带动下,鼓励有条件的中小企业设立企业内部的技术研发中心,或与科研院所联合建立研发平台,尝试开展轻量化、节俭式的科技创新活动,提高产品的先进性和后续的服务质量。加大对民营制造业企业创新的财政支持力度,对开展创新活动及取得的创新成果进行补贴和激励。帮助和引导县域制造业企业积极申报符合国家政策的各类科技攻关项目、技术改造项目等,争取更多国家级、省市科技专项资金支持。
开展开放式创新,高效利用域外创新资源。科技创新具有高度集聚性,往往集中在少数发达地区,尤其是一些基础理论的创新、关键核心技术的创新主要分布在科研实力较强的中心城市。县域层面的科技创新则大部分为应用型创新,例如技术的推广和实践等。要引导河南县域依托优势资源积极对接“五区”“四路”战略平台,实现更高水平开放和更高层次创新,集聚链接外部创新要素资源,探索“科技创新在城市,产业化在县域”创新模式,将先进技术转化为生产力,为县域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创新新动能。发展科创“正向飞地”,引导有实力的龙头企业在郑州、沿海地区、发达地区等地设立域外创新中心,吸引本地企业入驻,利用核心城市的创新资源集聚优势为县域产业转型升级服务。发展科创“反向飞地”,吸引制造业国家级、省级创新平台、科研院所、双创孵化器等创新机构在县域设立分支机构,打造县域内外创新要素的连结纽带。
开展链条式创新,以产业升级倒逼科技创新。长期以来,河南县域制造业发展主要有两种途经,一种是以农业为基础的涉农制造业,例如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等,另一种是承接大中城市产业外溢和产业转移形成的。与中心城市对比发现,县域制造业存在一定的短板和不足,例如传统产业比重较大、技术和产品层次偏低、民营中小企业为主等。当前,随着信息技术和数字经济的不断发展,县域与城市之间对优质制造业产业的吸引差距正在缩小。要充分利用县域充沛的土地资源和便利的营商环境等优势,高起点谋划制造业发展规划,搭建高能级产业载体平台,建设标准化厂房、智能制造车间、博士工作站等,在新一轮产业布局调整中吸引高端制造业产业落地。以高端产业链带动高端创新链,在引进高能级制造业的同时一并吸收高水平创新要素,提高产业链创新链协同水平,从点状突破创新到链式创新,推动县域制造业产业和创新的同步跨越式发展。
开展回归式创新,激活本地人才创新活力。河南是人力资源输出大省,大量在外求学、务工的豫籍人才已经成长为企业家、高管和技术骨干。河南县域要重视在外豫籍人才这一特殊群体,以本地人才回归带动技术回归,对接本地优势产业,提升产业发展水平。推广民权冷谷、汝州机绣产业园经验,引导县域根据在外本地人才所从事的主要产业培育壮大回归式特色产业集群,以先进产业技术带动本地产业升级。提高河南农民工返乡创业示范园区建设水平,优化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培育提升返乡创业的区域品牌,提升回归产业层次。关注本地能工巧匠和产业技术工人的培育和成长,持续优化创新创业环境,激发老一辈产业工人、技术能人的创新创业激情,外送培养本地自有产业人才和创新人才,在培训和学习中努力提升县域制造业科技创新的智力支撑水平和创新活力。(河南省社会科学院 李婧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