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樊霞
新年伊始,喜讯传来:2018年,全省财政收支均超额完成省委、省政府确定的目标任务,财政总收入5875.8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突破9000亿元大关,连续三年每年迈上一个千亿元台阶。
1月14日,记者从省财政厅获悉,2018年,我省理财机制更加完善,财政政策聚力增效作用充分发挥,为调结构转方式、抓攻坚补短板、优环境扩开放、扩就业惠民生提供了坚实财力保障。
2018年,我省创新税收管理举措,合理确定收入目标;建立促进支出进度的制度机制,支出的均衡性和有效性显著提升,财政收支均实现稳定增长。全省财政总收入5875.8亿元,同比增长11.9%。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763.9亿元,增长10.5%。税收收入完成2656.5亿元,税收收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为70.6%,同比提高2.2个百分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9225.4亿元,增长12.3%。预计减税降费政策减轻市场主体负担480亿元左右。
精准聚力出实招,全力支持打好三大攻坚战
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财政部门按照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坚决支持打好三大攻坚战。
——聚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全面开展隐性债务摸底调查工作,在全国率先出台防范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措施。运用大数据技术将所有政府债务项目纳入监控范围,对全口径政府债务实行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监督。在严堵违规举债“暗道”的同时,着力拓宽规范举债的“明渠”,累计发行政府债券1325.9亿元,其中新增债券1015.2亿元,有效发挥了政府规范举债对稳投资、扩内需、补短板的积极作用。
——聚力推进精准脱贫。脱贫攻坚是第一民生工程,全省2018年共投入扶贫专项资金178.5亿元,同比增长23.4%;指导市县统筹整合资金256亿元,保障脱贫攻坚顺利实施。加大深度贫困地区财政倾斜力度,综合运用贴息、奖补、担保、风险补偿等方式,引导金融机构累计向99.2万贫困户发放扶贫小额信贷469.6亿元,新增贷款额居全国第一。进一步深化扶贫资金动态监控系统应用,强化扶贫资金使用绩效管理,财政部在我省召开全国加强扶贫资金管理现场会推广我省经验和做法。
——聚力支持污染防治。为了实现更多的蓝天白云、青山绿水,我省创新管理方式,建立稳定投入增长机制,全年节能环保支出358.5亿元,同比增长48.3%。强化税收调控作用,2018年以来,全省环境保护税申报数额14.65亿元,依法减免税款4.5亿元,少排污少缴税激励效应初步显现,企业节能减排动力明显增加。太行山南麓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修复进入国家试点,安阳等4个城市纳入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试点,目前我省试点城市达到8个,信阳、开封2个城市纳入黑臭水体治理试点,示范期内累计可获得152亿元中央资金支持。筹措资金28.4亿元,支持林业生态建设。
创新机制求实效,服务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
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质量财政保障。我省充分发挥积极财政政策作用,聚焦发展的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围绕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融合化,我省统筹财政资金14.8亿元,推进12个产业加快发展。制定出台支持建筑业转型发展10条财税政策,推进建筑行业加快发展。实施奖励政策,支持金融机构设立债转股基金560亿元,置换省属国有企业债务166亿元,帮助企业降本增效。安排财政资金5.5亿元,设立首期规模10亿元的省高成长服务业发展基金,支持旅游业、文化产业、电子商务、健康养老和生产性服务业等行业加快发展。
——支持创新引领发展。创新是发展的第一动力,省财政安排专项资金5亿元,带动郑、洛、新三市投入17.2亿元,推进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加快发展。统筹资金3亿元,建立企业研发投入引导机制,对建立研发预算制度、拥有知识产权的企业给予后补助支持,带动企业研发投入142.4亿元。积极开展“科技保”“科技贷”业务,建立企业专利贷款分档补助机制,引导社会资本超过14亿元支持科技研发。经过积极争取,我省郑州等4个国家高新区获批国家创新创业特色载体。
——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省财政会同税务部门出台9类40条支持加快民营经济健康发展财税政策,助力民营经济加快发展。在全省推开政府采购合同融资工作,累计为330家小微企业贷款9.6亿元;安排小微企业信贷风险补偿资金10.6亿元,带动市县设立规模为73.1亿元的信贷风险补偿资金,缓解了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省级16只政府投资基金2018年以来新增投资114亿元,有力支持了我省企业和相关产业发展。
——支持打造内陆开放高地。持续不断扩大开放是河南高质量发展的保证,我省安排自贸试验区和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专项资金2亿元,推进建设高水平对外开放战略平台。统筹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5亿元,实施外贸高成长企业培育工程。省市新增安排资金2亿元,专项资金规模达到12亿元,支持郑州机场完善国际客货运航线网络,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提升郑州机场国际航运枢纽地位。省级安排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专项资金5亿元,提升郑州航空港区对外开放门户功能。
——着力强化基础能力建设。我省统筹财政资金353.6亿元,积极支持“米”字形高速铁路网、高速公路、干线公路、内河航运、场站、郑州新郑国际机场改扩建等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强化我省现代综合交通枢纽优势。筹措安排基建资金238.6亿元,着力扩大有效投资、补齐基础设施短板。
做大“蛋糕”保民生,提升幸福指数
科学理财惠民生。2018年全省民生支出7126.5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77.2%,其中落实重点民生实事资金1023.6亿元,各项民生政策得到较好保障,大幅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助推乡村振兴良好开局。我省研究出台关于建立完善财政支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政策体系的意见,初步形成河南实施乡村振兴战略“1+N”财政政策体系构架,夯实推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制度基础。全省农林水支出964.3亿元,同比增长5.2%,助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积极推进农村“厕所革命”,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开好局、起好步奠定了有力基础。
——织密社会保障安全网。筹措安排就业补助资金30.7亿元,保障大学生、返乡创业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创业。推动省级农民工返乡创业投资基金加快运作,投资48.6亿元支持18家企业。安排贴息资金9亿元,引导银行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00亿元,有力促进就业困难人员创业就业。建立省级企业职工养老保险调剂制度,均衡我省地区间养老保险基金负担,增强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性。大力支持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提升我省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筹措资金8.2亿元,免费开展预防出生缺陷产前筛查和新生儿疾病筛查、农村适龄妇女和城市低保适龄妇女“两癌”筛查、贫困妇女“两癌”救助。
——支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在全国范围内率先推行学前教育生均综合财政拨款制度,引导市县加快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筹措下达71亿元,深入实施“城乡统一、重在农村”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省属院校生均拨款制度,实施本科高校分类支持办法。支持实施布局调整,推动职业教育资源优化整合。研究确定“十三五”筹资方案,建立配套管理制度,保障郑州大学、河南大学“双一流”建设。同时确保其他高校财政投入标准不降、力度不减。筹措拨付资金12.3亿元,促进高校体制机制创新,提升教学科研水平和经济社会服务能力。
加快改革提效能,优化要素配置
深化改革是高质量发展的不竭动力。得益于我省抓改革强管理提升财政现代化治理能力扎实推进,2018年,我省盘活财政存量资金等6项财政改革和管理工作成效明显,受到国务院通报表彰。
——加强预算绩效管理。我省选取法律援助补助资金等5个重点项目开展绩效评价试点,将绩效评价报告随同2017年决算草案一并提交省人大常委会审议。研究起草我省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的“1+6”政策制度体系,加快建成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力争实现预算和绩效管理一体化。
——推进财政体制改革。全面梳理现行省以下各类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情况,研究制定省财政按市县财力状况分档分担资金的改革方案,打破固化多年的利益格局,财力分配进一步向困难地区倾斜,为进一步理顺省与市县财政分配关系、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供体制保障。
——聚焦实施税制改革。省财政准确把握税制改革方向,深入开展地方税体系研究,提出比较系统的政策建议,为进一步解决营改增后地方主体税种缺失问题、增强地方财政保障能力奠定基础。
2018年,我省积极发挥财政职能作用,服务高质量发展;2019年,全省各级财政部门将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为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新篇章作出新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新中国成立7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