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央行发布《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在河北省、浙江省、深圳市试点开展大额现金管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通知》提出,在河北、浙江、深圳试点大额现金管理,超过管理金额起点的现金存取,需要登记。那么大额现金管理管的是什么?到底影响谁?
多大算大额现金?
《通知》提出,拟对金融机构提出开展大额现金管理试点工作,试点省市对公账户管理金额起点均为50万元,对私账户管理金额起点分别是河北省10万元、浙江省30万元、深圳市20万元。客户提取起点金额之上的现金,应在办理业务时进行登记。《通知》规定大额现金管理业务情形以有现金实物交接的柜面业务为主,既监测单笔超过起点金额的交易,也监测多笔累计超过起点金额的交易,本次试点为期两年,分步实施。
开展大额现金管理用意何在?
——规范大额现金使用 维护金融秩序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曾刚表示,在全世界范围内,金融综合统计,尤其对资金流动的统计,都是金融监管部门重点监管的领域。在非现金这一块,反洗钱制度的监控已经比较完善了,但凡大额交易都会自动上传。但在现金领域还存在空白,尤其是大额现金。央行也讲到,过去一段时间,非现金支付增长那么快的情况下,大额现金交易不但没有减少,还不断增加,所以,把它纳入整体资金流动的监管框架之内,使得制度完善。对个人来讲,取决于个人的支付习惯,但对一般普通老百姓而言影响非常小。
——主要管理一些潜在违法违规行为
财经评论员万喆表示,推动这一试点,还是针对一些金融市场里面违反秩序、破坏秩序的违法违规行为。比如,一些企业经营中,明明可以使用转账等交易成本低、便利、安全的方法,偏偏要取现金,可能存在偷税漏税的情况。再比如,之前查处的一些腐败案件中,涉案人员家中存有大量现金。从全球来看,反恐反洗钱也跟现金管理密切相关。这也是央行提到越来越多大额现金交易集中在特定领域、特定人群、特定时期包含的意义。
——试点也是对个人所得税制度的完善
曾刚表示,现金收入是构成个人收入的一个重要部分,但以前没有相应的统计制度,尤其是像大额的,在这种情况下一些人群的收入申报实际上缺一块,不完善。从某种意义上来讲,通过制度试点逐步来完善个人收入的申报制度,是提高国家治理能力非常重要的方面。
开展大额现金管理影响几何?
试点省市对公账户管理金额起点均为50万元,对私账户管理金额起点分别是河北省10万元,浙江省30万元,深圳市20万元。这样的标准制定,会有什么影响?
曾刚表示,制定这个标准是和当地发展水平是相关的,河北、浙江、深圳有这个区别也是体现了这个差异性。另外,实际上还是针对具体行业,所以范围还不是太大。试点过程当中,一方面要取得效果,另一方面尽可能对居民、企业正常经营减少影响。
——对正常使用资金影响不大
万喆认为,目前,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确实比较完善,移动支付、电子支付的应用场景越来越丰富,不管是做生意还是个人支出,出门确实用不着带那么多现金,这也是《通知》出台的重要基础和背景。其次,设定对公50万、私人账户10万、20万、30万的起点,是对整体应用现金的习惯做了一定调研。更重要的是,在合法前提下,存取自由没有变,并不是说超过这个起点额度就不能现金存取,区别只在于是否需要登记。
开展大额现金管理,未来会有什么样的趋势?
——完善金融管理制度 提升国家治理能力
曾刚表示,这是完善金融制度和监管体制,提升国家治理能力的重要一步。国家治理能力提升,对整个金融系统管理更加规范,对整个经济行为有更准确地信息掌控,对不法行为,包括偷税漏税、贪腐问题,也能实现更好地抑制。
——大额现金管理是全球治理趋势
万喆表示,欧美国家在大额现金管理上都非常严格,过海关的时候,欧盟大概是一万欧元,美国大概是一万美元,就需要申报,不是说带不了,而是要知道这个现金的来源以及去向。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非常重视金融秩序里面大额现金管理,也是全球治理的趋势。